脂肪肉瘤和脂肪瘤的区别
肉瘤与脂肪瘤: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
骨肉瘤和其他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是恶性病变的代表。这类肉瘤往往起源于结缔组织或肌肉,常生长于皮肤、皮下组织、骨膜及长骨两端。尤其是股骨下部、胫骨上部和肱骨上部更为常见。这些肉瘤的发展速度极快,病程相对较短,早期便可能向腔内部发展,甚至突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导致病理性骨折。除了骨肉瘤,还有平滑肌瘤、淋巴肉瘤和滑膜肉瘤等类型。这些肉瘤在初期就可能出现血行转移,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
相对之下,脂肪瘤则是一种在软组织中更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这种肿瘤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有脂肪的部位。脂肪瘤多发生于肩部、背部、颈部、乳房和腹部,四肢的末端如大腿、上臂和臀部也较为常见。浅表脂肪瘤多位于皮下,而深部脂肪瘤则生长在肢体深部以及肌腹之间。脂肪瘤的患者以40至60岁的中年人居多,儿童和青少年则较为少见。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长,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脂肪瘤极少发生恶变,手术时易于完整切除。
关于脂肪瘤的成因,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但可能与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脂肪组织代谢异常、脑垂体前叶性腺激素水平分泌异常、先天性发育不良或肠道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大约三分之一的多发性脂肪瘤患者具有家族史。
人体内部含有一种“脂肪瘤致瘤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失活状态并不会引发疾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可能会变得活跃。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淋巴细胞或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管控能力减弱,加上慢性炎症刺激或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等诱因,脂肪瘤致瘤因子的活性会进一步增强,与机体正常细胞中的某些基因片段结合,形成基因的非正常突变。这一过程导致正常脂肪细胞与周围组织细胞发生非正常增生,使脂肪组织沉积,形成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即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