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练习阿斯汤加
阿斯汤加瑜伽作为一种古老而系统的瑜伽练习方式,近年来在癌症患者的康复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这种结合呼吸、体式和冥想的练习对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多重益处,但同时也需要特别注意练习方式和强度。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癌症患者练习阿斯汤加瑜伽的相关问题。
阿斯汤加瑜伽对癌症患者的潜在益处
阿斯汤加瑜伽对癌症患者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已得到多项研究的支持。加拿大温莎大学的研究团队专门针对乳腺癌幸存者开展了一项研究,通过检测病人的自尊心、焦虑抑郁程度以及人际关系变化来评估瑜伽在心理方面的益处。研究表明,正常人练习瑜伽之后这些心理指标都有显著改善,他们认为那些经历过化疗及放疗、同时需要轻微运动的乳腺癌幸存者将是这项研究的最佳人选。
从生理角度看,阿斯汤加瑜伽初级序列(又称Yoga Chikitsa,意为瑜伽理疗)的编排目的就是让练习在多个层面清洁身体。这个序列通过循序渐进的体式设计,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排泄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对女性生理期也有调节作用,这些都能够将体内的毒素带走,起到疗愈的效果。许多练习者最初接触时可能会出现拉肚子、尿频等现象,这些都是排毒的过程,一般3个月到半年左右会消失或减弱。
癌症患者练习的特殊注意事项
虽然阿斯汤加瑜伽对健康人群是极好的锻炼方式,但对癌症患者而言需要格外谨慎。阿斯汤加瑜伽对练习者体能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每个级别里的体位姿势固定不变,因此要求练习者身体健康并且极有耐心。相对于其他瑜伽形式,阿斯汤加的运动强度稍大,适合体能较好或已经有多年瑜伽练习经验的人。
专家建议,癌症患者应根据治疗阶段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瑜伽类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阿斯汤加瑜伽都适合癌症患者。流瑜伽、比克拉姆瑜伽、热瑜伽、阿斯汤加瑜伽、力量瑜伽等对那些患癌之前已经练习瑜伽很长时间的患者来说可能更合适,但对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可能强度过高。
科学证据支持的运动抗癌效果
近年来,多项权威研究证实了运动对癌症患者的积极影响。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CHALLENGE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手术切除的肠癌患者,如果坚持为期三年有专业指导的运动计划,能显著降低癌症复发风险,同时大幅提高生存率,其效果甚至堪比抗癌药物!这项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严格方法,将889名完成辅助化疗的II-III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经过中位7.9年的随访,运动组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8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
另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的大规模研究显示,规律运动可显著降低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其中包括乳腺癌、大肠癌、肺癌等高发类型。研究表明,规律运动能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率约24%,大肠癌患者则下降近30%。这些数据意味着,运动不只是辅助治疗,更是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安全练习的指导原则
对于决定尝试阿斯汤加瑜伽的癌症患者,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至关重要。《癌因性疲乏患者瑜伽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提供了专业建议:
1. 专业指导:干预者应是接受过瑜伽专业培训课程的肿瘤物理治疗师或具有瑜伽资质的教练。有指导的瑜伽运动课程更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疲乏。
2. 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呼吸练习和基础体式开始,随着身体适应逐渐增加强度。手术后应先进行生活能力锻炼,如翻身动作或肢体活动,等体力增加后再逐渐下床活动。
3. 适度原则:保持"中等强度、持续性、低冲击"的运动方式。阿斯汤加练习应调整到患者可接受的水平,避免过度疲劳。
4. 监测反应:运动前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患者偏好、健康状态等进行评估,运动过程中应定期动态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疲乏症状。
5. 呼吸为本:阿斯汤加的核心是呼吸与动作的结合(vinyasa),癌症患者更应注重呼吸质量而非体式完美度。当体式导致呼吸困难时,应降低体式强度。
不同癌症阶段的练习建议
根据癌症的不同阶段和治疗情况,阿斯汤加瑜伽的练习方式和强度应有所调整:
治疗期间
化疗或放疗期间应以恢复性练习为主,可借鉴阿斯汤加初级序列中的简单体式,但大幅降低强度。重点放在呼吸控制(pranayama)和短时间的冥想上。研究表明,结合体位、精神和呼吸调控的混合瑜伽,可以推荐作为化疗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管理的额外策略。
恢复期
治疗后3-6个月,随着体力恢复,可逐渐增加体式练习。从拜日式A和B开始,每个动作保持3-5个呼吸,根据身体反应调整。这个阶段可重点关注阿斯汤加初级序列中温和的站立体式和坐立体式,如金刚坐(双腿跪坐,臀部放在脚跟上),这种体式能促进血液流通,帮助养肝、补肾、护胃,适合消化不良、腰膝酸软或膝冷足疼的患者。
康复期
治疗后6个月以上,若身体状况良好,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阿斯汤加初级序列。但需注意:
成功案例与心理益处
除了生理上的改善,阿斯汤加瑜伽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康复同样重要。练习带来的心理益处包括自尊心增强、自我印象改善、人际关系提升以及抑郁和焦虑的缓解。这些心理变化对癌症患者的整体康复至关重要。
杨绍珍的案例颇具启发性。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20年前因胃癌做了整个胃切除手术,通过坚持太极拳练习(与阿斯汤加瑜伽有相似之处),不仅战胜了癌症,体质还远超同龄人,被称为"不老松"。他的事迹证明了恰当运动对癌症康复的积极影响。
总结建议
综合现有研究和临床经验,对癌症患者练习阿斯汤加瑜伽的主要建议如下:
1. 医疗咨询先行:在开始任何瑜伽练习前,务必咨询肿瘤医生和康复专家,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
2. 选择合适课程:寻找专门为癌症患者设计的瑜伽课程,或经验丰富的瑜伽理疗师。阿斯汤加瑜伽初级序列原本就是设计为理疗序列,但需要专业调整。
3. 倾听身体信号:癌症患者的练习应以舒适为准,出现疼痛、眩晕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记住阿斯汤加的核心是呼吸与动作的协调,而非体式难度。
4. 规律但适度:建立规律的练习习惯,但避免过度。研究表明,每天快走30分钟,每周坚持五天以上的运动量可显著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可作为参考标准。
5. 整体生活方式:将瑜伽练习与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和积极心态结合,形成全面的康复计划。
阿斯汤加瑜伽作为"身心合一的练习",对癌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独特价值,但必须根据个体情况科学调整。在专业指导下,它可以帮助患者重建身心连接,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影响疾病预后。关键在于找到平衡既发挥瑜伽的疗愈潜力,又避免超出身体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