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科学抗癌 要食之有道
在采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的吴祥元主任时,了解到胃肠道肿瘤的预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第1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重点话题之一,吴主任强调了预防胃肠道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他指出,许多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胃肠道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并治疗的。尤其在一级预防中,饮食习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吴主任详细阐述了预防胃肠道肿瘤的饮食建议。他强调,要预防胃肠道肿瘤,首先要避免摄取霉变食物,选择新鲜食材。应减少食用熏烤煎炸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极强的致癌性。高盐饮食和腌制食品也需要警惕,因为高盐会损伤胃肠粘膜,增加与致癌物的接触。
在均衡饮食方面,吴主任建议少荤多蔬果,并特别推荐了红薯。红薯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十大最佳蔬菜”的冠军,具有防癌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增强人体免疫力。
除此之外,吴主任还提到,预防胃肠道肿瘤除了注意饮食之外,还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筛查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胃镜、肠镜检查是胃肠道肿瘤重要的筛查手段。如果能够及早发现,胃肠肿瘤的治疗效果往往都比较理想。而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采用多学科手段进行治疗,尽可能治愈或控制肿瘤,是三级预防的主要目标。
吴祥元主任的访谈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胃肠道肿瘤的宝贵信息,并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作为个人,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遵循吴主任的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胃肠道肿瘤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抗癌,关爱生命,从饮食做起。吴主任温馨提醒,健康饮食并非盲目跟风。在日常膳食安排中,一些人因听闻某种食物有益便过度依赖,如红薯的狂热追随者。这种现象,吴主任称之为“矫枉过正”。红薯虽好,但不可每餐都大吃特吃。适量食用红薯,频率应控制在每1至2天吃一次,每次分量约200至300克,具体可根据个人体质状况调整。而午餐时段食用红薯为最佳,此时身体消化吸收功能较为活跃。吴主任更是强调饮食均衡的重要性:“无需偏食,样样都要尝。”
在健康科普的道路上,吴主任不断耕耘。他寄语的读者们:“预防胜于治疗”。身为肿瘤专科医生的他,深知预防知识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健康平台,广泛传播预防疾病的知识,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远离疾病的困扰。
在此,他也特别寄语团队:“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作为医生,他希望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造福更多人。而作为权威的健康资讯平台,有责任和义务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专稿】本文内容仅在此平台首发,,。任何媒体或网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如有内容合作需求,请联系邮箱或电话:。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播健康,守护每一个家庭医生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