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市场化改革重磅举措落地
2025年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的新纪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愈发坚定。这一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的崭新篇章,其核心举措已全面落地实施,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下面,我们将梳理此次改革的关键内容。
一、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全面市场化定价成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对于新能源(风电、光伏)的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通过交易形成,这意味着新能源电价的定价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货市场的限价放宽,中长期市场的交易周期缩短至“周、多日、逐日”,为电力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跨省跨区交易则按照专项政策执行,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电力需求。
差异化机制设计是此次改革的另一大亮点。对于存量项目(2025年5月31日前投产),机制电价按照原政策执行,电量规模与保障性收购政策相衔接。而对于增量项目(2025年6月1日起投产),机制电价则通过竞价确定,这更加体现了市场的竞争性。
为了保障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还建立了价格结算机制。当市场价低于机制电价时,电网会补差价;高于时则向电网返还,为电力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价格预期。特别是海上风电等长周期项目,更是可以获得长达12-14年的稳定电价保障。
二、地方实践的亮点纷呈
各地的实践更是亮点纷呈。例如山东的存量项目电价固定,增量项目则通过高竞争筛选;广东的海上风电机制电价执行期长达14年,以技术合规为前提;广西则对集中式与分布式项目实行差异化定价,竞价上限明确。
三、改革的深远意义
这次改革不仅推动了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市场化倒逼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它也平衡了价格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差价结算机制既反映了市场的价格信号,又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稳定收益。这一改革还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此次改革标志着新能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各省的差异化细则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不仅是一次电力市场的变革,更是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让我们共同期待电力市场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