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中的癌症是指

癌症治疗 2025-09-28 19:31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一、概念与命名

1. 古代称谓

中医古籍中并无"癌"字,但《黄帝内经》已用"积聚""瘕""岩"等描述类似症状。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首次明确使用"癌"字,形容其"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因肿瘤坚硬如岩石,故又称"岩"。甲骨文中"瘤"字的记载更表明古人对此类疾病的认知可追溯至3500年前。

2. 与现代医学的关联

西医"cancer"(螃蟹)传入中国后,中医从古籍中选取"癌"字与之对应,形象描述癌细胞如蟹足般浸润扩散的特征。

二、病因病机

1. 核心理论

中医认为癌症本质是"正气内虚,邪毒积聚",即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导致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堆积成块。《黄帝内经》提出的"正虚邪聚"四字概括了癌症与机体防御系统的关系。

2. 致病因素

  • 内因:七情内伤(情绪失调)、脏腑虚损(尤其脾肾功能不足)
  • 外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侵袭
  • 病理产物: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最终形成肿瘤。
  • 三、分类特点

    1. 与传统分类的差异

    中医不强调组织学分类,而是根据病位(如肺岩、乳岩)和病性(如气滞型、血瘀型)辨证。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癌"的概念比现代医学更广,涵盖所有"坚硬如石、根深蒂固"的恶性肿块。

    四、治疗原则

    1. 整体观与阶段治疗

  • 早期:以祛邪为主,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法(如莪术、三棱等药物)
  • 中晚期:扶正祛邪并重,强调补益气血、健脾和胃(如黄芪、党参等)
  • 核心思想:通过调和阴阳、恢复气血畅通,实现"人瘤共存"。
  • 2. 特色疗法

    除中药内服外,还结合针灸(刺激天井穴等)、推拿(疏通十二经络)、穴位贴敷等外治法,旨在增强免疫、减轻症状。

    中医对癌症的认识体现了"整体辨证"的智慧,其治疗注重个体化方案与生活质量,与现代医学形成互补。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