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筛查技术规范
1. 结直肠癌筛查
推荐结肠镜作为一线筛查方法,不耐受者可选择大便潜血检测、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等替代方案。
明确不推荐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筛查,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足。
2. 肺癌筛查
高风险人群(如50岁以上吸烟者)建议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不推荐胸部X线、MRI或肿瘤标志物检测。
二、重点人群覆盖
年龄范围:结直肠癌筛查对象一般为45-74岁常住居民(如石家庄市2025年免费筛查项目);肺癌筛查从50岁开始。
高风险人群:包括家族史、慢性病(如慢阻肺)、职业暴露史等群体。
三、政策支持与实施进展
民生项目:多地开展免费筛查,如石家庄市2025年为10万居民提供结直肠癌基因检测+肠镜服务,补贴肠镜检查费用。
全国覆盖:癌症筛查已纳入四级防治网络,2022年筛查覆盖超8000万人次,重点癌种早诊率超55%。
AI技术应用:部分试点通过AI优化流程,如肠镜AI息肉识别模块提升检出率41%。
四、目标与成效
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目标为46.6%(2022年为43.7%)。
早期筛查显著提升生存率,如结直肠癌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达90%。
五、公众参与建议
通过官方渠道(如“健康石家庄”公众号)预约筛查,注意区分正规机构与私营体检骗局。
筛查频率:结直肠癌常规筛查每5-10年一次结肠镜,肺癌高风险人群每年一次LDCT。
如需具体筛查方案或政策,可参考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系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