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喝汤才养生 健康喝汤避开十二误区
在南方,有一个饮食习惯深受人们的喜爱喝汤。特别是炎热的夏季,一碗清凉的汤水,不仅能滋润口腔,还能带来一丝清凉。喝汤也有讲究,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我们避免。接下来,让我为你揭示这些误区,并为你提供正确的建议。
关于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饭前喝汤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的食量,有助于保持身材。而饭后喝汤则容易增加胃部负担,不利于消化。我们应该养成饭前喝汤的好习惯。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夏季喝汤的十二个误区。
误区一:蔬菜汤中加蔬菜越早越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汤中的蔬菜应随放随吃,避免加热时间过长,以免营养流失。
误区二:喝汤要喝滚烫的汤
过烫的汤会损伤口腔和胃黏膜,建议稍凉后再饮用。
误区三:用餐时才喝汤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用餐时再喝汤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影响消化吸收。正确的做法是先喝汤再吃饭。
误区四:汤的精华在汤里,纯喝汤就好
其实,无论汤多么浓郁,主要的营养成分仍在肉本身。只喝汤不吃肉是很可惜的。
误区五:爱喝汤,一餐喝好几碗
如果汤的种类是高热量、高盐分,就不能多喝。喝汤应以胃舒适为原则。
误区六:用汤泡饭吃
这种做法是不推荐的。用汤泡饭会导致米饭未经咀嚼就直接进入胃部,增加胃的负担,长期如此会引发胃病。
误区七:晚餐喝汤是最佳时刻
晚餐喝汤容易导致肥胖。中午喝汤更为合适,因为中午是人体消耗最大的时候。
误区八:喝骨头汤能补钙
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其实很低,并不能有效补钙。
误区九:人人都能喝浓汤
像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等喝浓汤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并非人人适宜。
误区十:喝汤速度快
快速喝汤会增加胃的负担,应该慢慢品尝,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时间。
误区十一:煲汤越久营养越好
煲汤时间过长会破坏许多营养素,一般两个小时为宜。
误区十二:爱喝“独味汤”
单一的食材虽然可以熬出美味的汤,但营养不够全面。提倡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物混合煲汤,可使鲜味互相叠加,营养更全面。总之饮食习惯与健康息息相关我们需要避免这些常见的误区来更好地享受夏日的美味汤水。那么夏季喝什么汤好呢?更多知识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