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功能性饮料的面纱
功能性饮料,都市生活的救星还是迷雾?
面对繁忙的都市生活,功能性饮料常被看作是提神醒脑、补充能量、恢复体力的神器。从早前的“门”事件后,人们开始对其产生质疑。这些饮料的配方是谁设计的?是否经过严格检验?其成分是否真如宣传所说具有特殊效果?在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对应下,这一切仿佛被笼罩在一团迷雾之中,等待时间的验证。
什么是功能性饮料?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联想到补水、补充能量、补充精力等口号,并将一切符合这些特点的饮料归类为功能性饮料。关于补水的功能,市面上过半的饮料都可以做到。至于补充能量和精力,却没有任何国家标准来验证。实际上,目前中国并没有针对功能性饮料的明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就连“功能性饮料”这一分类本身也没有明确的解释。
过去,人们习惯将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等具备一定功能的饮料统称为功能性饮料。但在国家标准里,并没有这样的分类。目前唯一与功能性饮料有些相似的,是《饮料通则》中提及的“运动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类”。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购到有明确、被验证过是有效的保健功能饮料呢?一是选购那些包装上有“保健食品”标志的保健饮料;二是选择包装上有批准文号,写有“卫食健字×××第×××号”的产品。
功能性饮料在广义上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和其他具有保健作用的饮料。在市场上,通常被大家认可的分类则为两大类:补充型饮料和功能型饮料。补充型饮料的作用是有针对性地补充人体在运动中丢失的营养;而功能型饮料则是通过添加维生素等各种功能因子,满足特定人群的保健需求。
最近,维C饮料成为市场上的新宠,价格比普通饮料高出不少。但从营养学角度看,维C具有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改善脂肪代谢等功能,是人体每日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夏天,适当补充维C饮料确实有益健康。业内人士透露,维C在饮料中更多是被用作口味调节。至于维C的含量,消费者需要仔细查看产品说明,避免过量摄入。
营养师建议,要想真正补充维C,最好还是直接吃水果。与维C饮料相比,水果含有更多有益成分,如花青素、膳食纤维等。在选择维C饮料时,尽量选择甜度适宜的,以避免糖分过多导致肥胖。
除此之外,专家还提到草本饮料也能为身体充电。这一新兴饮品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它们以草本植物为原料,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草本饮料有望成为市场上的新热点。
功能性饮料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标准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选择功能性饮料时,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