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联合健康保险陷“隔离险”争议
近期,多位投保人向记者反映,他们在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购买的针对新冠肺炎的意外险在申请理赔时遭遇了困扰。这些投保人表示,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在理赔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官方隔离证明的认可度不一,以及要求投保人多次提供不同的证明材料,引发了人们对理赔条件透明度的质疑。
据了解,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推出了一款涵盖新冠肺炎责任的意外险产品“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该保险产品的宣传页面曾显示“居家也能赔”,但现实中,却有超过160位投保人遇到了理赔难题。
陈静(化名)是其中之一。去年11月,她在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购买了该保险产品。当她因小区有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而被强制居家隔离后,申请理赔时却遭遇了一系列困难。尽管她提供了通过“随申办”小程序开具的居家隔离证明,但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并不认可,并要求她提供更多隔离证据。之后,陈静又多次补充各种证明材料,但保险公司始终未予赔付。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曾发文指出,被保险人通过机关指定网络平台自助开具的居家健康监测证明等可以作为证明其被隔离的证据。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在理赔过程中似乎并未完全遵循这些规定,对投保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陈静还表示,同一款保险产品,对于被保险人的情况相似,提供的强制隔离证明材料也包含相同的元素,但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却一直在变化,这让人不解。对此,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在隔离险的理赔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他认为,理赔过程必须完全根据客观的契约精神来进行,而不是通过感性、人性化等主观因素来决定。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丹也指出,目前疫情形势下,保险公司的费率被击穿,面临高额亏损,因此有惜赔、收紧理赔口径的情况出现。她表示,保险公司要求投保人多次提交材料的行为不符合《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这款“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最初上线时,包含确诊新冠肺炎身故保障和医学隔离津贴等。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该保险产品已经下架。对于陈静和其他遇到类似问题的投保人来说,他们的维权之路似乎并不容易。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组建维权群,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待遇和合理的理赔。
针对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在理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各方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也提醒广大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要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清楚自己的权益和保险公司的责任。康复之路上的保障挑战: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在新冠肺炎理赔中的特殊规定
近期,有投保人因曾感染新冠病毒并顺利康复后遭遇理赔难题。这位投保人在方舱医院开具的“解除隔离单”上明确标注了“核酸检测阳性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在申请确诊津贴及隔离津贴时,却被告知需要额外的证明文件,必须说明病情属于轻症还是重症等类型。
对此,专家黄丹提出强烈异议。她依据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明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即应视为确诊病例,投保人应当获得确诊津贴。黄丹认为,保险合同中关于病症分型的规定是用来区分理赔金额的大小,而不应成为是否理赔的障碍。在无法提供具体分型证明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当先行按照轻型病例进行赔付。
针对这一状况,黄丹建议投保人应积极维权,可向监管部门如银投诉,甚至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尤其是在人身保险方面,投保人可在常住地法院提起诉讼,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作为一家经营健康险和意外险的公司,近年来在市场上的动作备受关注。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在过去的四年中连续亏损,总计达2.45亿元。但在2021年,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95%,净利润达到0.2亿元。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产品以健康险和意外险为主,其业务收入主要分为个险和团险两大类。去年,公司个险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同比增长尤为显著。关于复星健康保险产品的理赔规定以及意外险保费收入的激增等问题,我们向该公司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此类情况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选择“隔离险”产品时,应仔细阅读条款规定,不被夸张的广告宣传所迷惑。也希望保险公司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能够秉持最大诚信原则,真实客观地推荐产品,维护保险行业的良好形象。这一事件不仅考验着保险公司的信誉与责任,也提醒我们在购买金融产品时需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审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