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有望提前公布 新标准拟2016年全面实施
所谓PM2.5,即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些微小的颗粒物能够深入肺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在我国发布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中,目前尚未包含PM2.5数据。而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次征求意见稿,其公众意见征求的截止日期也落在了12月5日。
这一截止日期背后,是备受瞩目的新空气质量标准的拟定与实施。新标准中,除了原有的监控项目,还增加了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按照计划,新标准将在2016年全面推行。
这一实施时间表却引发了不少质疑。环保团体“绿色和平”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实施时间过于迟缓,因此紧急向环保部提交公开信,建议将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时间提前至2013年至2014年。
面对质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所长武雪芳给出了回应。她指出,新标准的实施需要相应的设备购置、人员培训以及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时间上的准备。虽然全国普遍实施的时间是2016年,但在之前,一些重点地区已经根据需要提前实施。环保部门也鼓励各地根据自身状况和环境需求提前实施新标准。
事实上,许多事情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参加过环保系统相关研讨会的专家向记者透露,自11月以来,环保部已经多次召开会议讨论PM2.5监测问题。据该专家猜测,京津冀等部分地区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而在我国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上海,也已经表明了其对于PM2.5监测的决心。该市将进一步强化PM2.5监测的能力建设,力争成为首批开展PM2.5日报预报试点的城市。目前,上海已经设立了24个PM2.5监测点,初步具备了监测这些细微颗粒物的实力。这一行动无疑将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的空气质量信息,也有助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