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趋利避害”巧养生
在我行医的岁月里,家中常常上演一幕幕有趣的场景:太太和女儿偷偷买药,而我总是坚决反对她们擅自服药。其实,许多人都有一种渴望吃药的心态,总觉得药物能够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我始终坚信,药物并非万能,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带来副作用。即便食疗备受推崇,也不可过度依赖。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饮食调整来趋利避害,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我对舌诊颇有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人的舌相变化来辨识健康状况。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舌质淡红,但我们对五千多个所谓“正常人”的调查发现,舌苔正常的人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数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南方人最为常见的是湿气过重,舌苔腻滑,仿佛涂上了一层奶酪。他们还可能感到上腹部饱涨、四肢活动不便、头晕脑胀。
除了观察舌相,我还通过面色的变化来发现健康问题。许多年轻女性眼周围存在暗色素沉淀,下眼睑呈现棕褐或青紫色。这类女性常常感到疲劳、便秘,晚上口干,属于气阴两虚的体质。通过观察面色,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疾病。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我会根据自己的舌苔和面色变化,遵循中医的原则进行调整。例如,十年前我通过B超发现自己有脂肪肝和胆结石,于是开始服用中成药“金胆片”。我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药量,现在胆结石已基本消失。面对年龄带来的血压问题,尽管学生推荐我使用缓释剂,但我依然选择口服珍菊降压片,效果也不错。
随着季节的变化,我家中也会饮用不同的营养粥,如绿豆百合粥、银耳莲子粥等,但我很少使用黄芪、人参等食材进行食疗,认为它们并无必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控制饮食同样重要。过去五年,我们全家调整饮食以控制体重。晚餐从大餐转变为简单的汤粥。虽然最初有些不习惯,但我现在明显感受到好处,腰围也减小了。其实,人体晚上消化、吸收能力最强,因此节制晚餐对于四五十岁的人来说是比较可行的养生方法。
运动是我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喜欢骑自行车,无论去哪里都会选择骑车。尽管我每天需要多次上下五楼的办公室,但我乐在其中。随着年纪的增长,健身操已经不适合我,但我选择了饭后散步作为替代。这种适度的运动让我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甚至在我57岁去西藏时,许多年轻人都出现了高原反应,而我却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