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加强人财物统一管理促进多院区共同发展
近日,由人民健康组织发起的“2022‘一院多区’医院建设与管理”线上交流座谈成功召开。此次座谈汇聚了全国各大医院的精英,共同“一院多区”模式的发展之路,旨在为这一新兴医疗管理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同质化管理是“一院多区”建设的核心议题,需要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协同合作。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增仁解读了“一院多区”的真谛。他强调,这一模式并非简单的医疗集团托管,而是涉及统一的管理体系、医疗的同质性以及整体运营成本的控制。其中,统一是基石,医疗的同质性是保障,运营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而非增加负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富荣分享了他们实施“一院多区”策略的具体做法。该院在组织管理、人才调配、财务管理、医疗质量等方面实现了同质化。分院区作为非独立法人,由总院全权负责。在医疗质量上,统一了诊疗指南、管理举措、质控结果运用以及信息平台,确保了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高质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介绍了他们实行扁平化管理的经验。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以及统一的招聘、培训、考核等流程,确保了所有院区都在统一的规划下发展。党口系统的管理也实现了集中化。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强调了实现同质化的关键要素人、财、物的统一。他认为,统一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促进各院区的共同发展。
针对“一院多区”同质化管理中的难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从人才、管理和文化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人才方面,他强调了人力资源的储备和配置的重要性;在管理方面,信息化手段是实现一体化和同质化的关键;在文化方面,医院文化的标准化和同质化也是构建多院区文化体系的基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丁克峰分享了他们实行一体化管理、破解“一院多区”难题的经验。坚持领导班子统一、人事统一等“五个统一”是实现医院同质化管理的关键。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刘剑波则针对新院区的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座谈会上,各位专家的见解和建议为“一院多区”医院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相信在未来,这一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