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应村民房屋汛期被强拆
铜陵市陈瑶湖镇的徐先生遭遇:一场与时间赛跑和权益维护的较量
炎炎夏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汛情,让安徽省铜陵市陈瑶湖镇的徐先生陷入了困境。他的住房、猪圈及附属建筑被当地以防汛为由要求拆除。这场拆除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历史的纠葛与权益的冲突。
回溯至20世纪9月下旬,一场防洪大戏的序曲已在陈瑶湖镇徐徐拉开。在这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徐先生于1984年建造的房屋,历经时间的沉淀,最终在1995年被扩建为养猪场,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辛勤努力。它的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791平方米。这个建筑物被当地镇认定为堤坝违建,早在2019年便被纳入了拆迁范围。由于防汛的紧迫需求,拆除工作被提前实施。
官方对此进行了如下回应:
关于违建的认定依据。陈瑶湖镇明确表示,徐先生的房屋位于横埠河南岸堤坝上,属于违法建设。而且,早在2016年的汛期,这里就曾发生过水淹险情。该建筑被纳入“横埠河陈瑶湖段两岸加固工程”的拆迁范围。
关于防汛的必要性。官方强调,在遭遇特大降雨的2020年7月,当地水位超过,为确保堤坝安全,根据上级要求,必须对包括徐先生房屋在内的十处违建进行拆除。
关于补偿方案。镇里为徐先生提供了两种补助方案:一是按照建筑物的评估价进行补偿;二是根据养猪场的规模,为每头猪提供搬迁补助。徐先生认为补偿标准过低,且协议签字过程中存在争议协议由镇干部代签后仅按手印确认,这一操作引起了质疑。同时房屋的长期存在(长达二十多年)以及拆除程序中的疑点也引发了争议。而关于补偿与安置的问题更是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除了房屋外还有猪圈的损失及未来宅基地的问题同样悬而未决。信任保护和防汛紧急措施的法律边界也在这场事件中显得格外重要和敏感。一些法律专家指出即使是为了防汛但程序仍要合法合规否则就构成了违法行为。如今这场博弈仍在进行中徐先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继续维权之路而后续进展仍待时间的检验和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