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考研的几点建议
英语学习之道:积累与语感的培养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不能靠短期的突击恶补。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慢慢培养语感,逐步增加词汇量。对于考生而言,英语的复习工作应尽早开始,针对每一种题型如听力、阅读、作文等,进行专项训练。
相对于英语的日积月累,政治科目的复习则相对轻松一些。可以稍微延后开始复习,而复习的黄金时间则落在11月和12月份。政治学习,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背”字。背诵并非万能,考生还需结合真题进行练习,掌握答题技巧,并培养自己对时事的理解能力。
数学,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一座逻辑严密的高山。近年来真题的走向显示,数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生应回归课本,将高数、线代、概率论等书仔细研读几遍。
至于专业课,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考研专业课各异,部分考生甚至会选择跨专业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必须根据个人情况来安排。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稍微放松,而基础较差或没有基础的则需多花些精力。
制定学习计划是考研复习的关键。许多同学虽然用功复习,但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的复习方法。他们学得很散,总是想起什么就复习什么。每个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一轮、二轮、三轮的复习进度,以及每天的时间分配。当计划制定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考研之路充满压力与挑战,许多同学会出现失眠、焦虑、静不下心等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及时调整心态,使其回到正轨。当学习状态不佳时,不要过于焦虑,尝试放松自己,出去走一走,吃一顿美食,或许状态会立刻恢复。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许多同学在复习时感觉时间不够用,于是压榨自己的饮食和休息时间。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如果身体营养跟不上,休息不足,人很容易疲惫垮掉。在复习时,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学习的效率而非学习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