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布楞沟村发展(甘肃布楞沟村的发展)

运动健康 2025-04-23 13:16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甘肃行大河奔腾】希望的田野布楞沟村的新生

仲秋时节,站在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南山喜鹊梁上,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铺陈开来。沿着新修的折红二级公路前行,满目翠绿的山杏、油松、刺槐簇拥着村庄。依山而建的小康屋错落有致,高标准的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村民服务中心、村小学、幼儿园等公共设施矗立其中,彰显着现代新农村的风采。

回首往昔,布楞沟村曾是东乡县最偏僻、居住最分散、经济最落后之地。山大坡陡,沟壑纵横,贫困深重。村民们曾面临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和增收难等“六难”困境。那时,村民们走的是土路,喝的是苦涩的河沟水,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贫困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希望的曙光总会照耀在坚韧不拔的人们身上。总书记的到访,如春风拂面,为布楞沟村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他的嘱托,让村民们燃起了脱贫的信念和力量。随后,中石化帮扶项目的实施,为布楞沟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自来水管道延伸到了每户人家,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院落,结束了靠人背畜驮的历史。曾经的黄土坡如今披上了绿装,新建的大小蓄水池、退耕还林项目,让恶劣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

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布楞沟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唤醒。他们开始发展多元化产业,从传统种植到经济价值高的木耳、金银花,从零散养殖到规模化的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开办农家乐和发展红色旅游,让村民稳定增收。

村党支部书记张翼庆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群众的观念。村民们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村里发展产业,各家都有致富的路子。环境美了、产业兴了,村民更加重视子女教育,要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如今,布楞沟村小学设施齐全,老师多了,孩子们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成绩优异。

如今的布楞沟村,已不再是那个贫困落后的村庄。它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了希望的田野。这里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扶贫故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甘肃布楞沟村:从悬崖边到幸福庄的蜕变之旅

远眺布楞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村小学,它无疑是村里最亮丽的风景。宽敞的教学楼、绿色的塑胶操场,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这里,水引来了,路修通了,新农村崛起,村民们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总书记的深切嘱托,他的期望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过去的十年,是布楞沟村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中石化、厦门市湖里区、济南市历城区、方大集团等社会各界的鼎力帮扶下,东乡县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使命、发扬“坚韧执着、苦干实干、感恩奋进”的精神。他们紧盯小康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布楞沟村,这个曾经被称为“悬崖边”的小村庄,如今已变成小康路上的标杆。它在2014年便在全县偏远特困村中率先实现了脱贫。随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们来到了布楞沟村史馆,这个由村民马麦志废弃的老房子改建而成的地方,如今已成为“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这里,因“沧桑巨变”而远近闻名,成为全省红色教育的热土。

如今的布楞沟村,以村史馆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它抓住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业”的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

张翼庆表示,下一步,布楞沟村将紧盯群众增收这一关键,依托其地理位置优势、红色资源优势以及中石化和济南市历城区的帮扶优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继续提升改建红色教育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劳务输转、规模养殖等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布楞沟”品牌,全力打造产业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源民族日报。布楞沟村的发展故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见证。这里,充满了希望与活力,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小块拼图。

上一篇:2手现代瑞纳轿车多少钱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