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题
202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了深刻的思辨性、鲜明的时代性以及强烈的价值导向。高考作文不仅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检验,更是对考生思想、时代责任感以及人文情怀的考察。
一、新高考Ⅰ卷(江苏、河北等八省)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的“体育之效”论述为核心,强调了强弱转化的辩证关系。这一题目启示我们,体育不仅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一种精神自强、意志磨砺的象征。正如毛泽东所说,“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强弱可以转化,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考生可以结合历史案例,如中国从积贫积弱到民族复兴的历程,或个人经历,论述自强不息的重要性。
二、新高考Ⅱ卷(辽宁、重庆等)则通过漫画“描红‘人’字”隐喻人生哲理。书法中的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停滞迂回,不仅体现了运笔技巧,更隐喻了人生哲理。逆锋起笔意味着人生初期需直面挑战,低调内敛;中锋行笔则告诉我们成长中需坚守正道,不偏不倚;停滞迂回则提醒我们面对困境时,要学会迂回前行,终会见到曙光。考生需要结合青年成长与时代责任,守正创新,展现家国情怀。如钟南山逆行抗疫、华为科技攻坚等例证,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除了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Ⅱ卷,其他卷别也有各自的核心主题。全国甲卷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强调了时代机遇与个人担当的关系;全国乙卷围绕“理想”展开,强调追求理想需立足实际、知行合一;北京卷则以“论生逢其时”为题,让考生结合历史与当下,论述个人与时代的共生关系。
纵观202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的命题特点,首先是对思辨性的注重,题目要求考生对矛盾转化进行辩证思考,如强弱转化、可为与不可为等。其次是鲜明的时代性,题目紧密关联国家发展、青年责任,如抗疫精神、科技自强等。最后是价值观导向,强调守正、自强、担当等中华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精神。
对于考生而言,要想写好高考作文,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写作能力,还要具备深刻的思想、广阔的时代视野以及强烈的人文情怀。考生需要仔细研读题目材料,从中提炼出核心立意,然后结合个人体悟与时代案例进行论述。考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清晰地展开论述,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展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