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格式 国家标准
一、基本规则
标注原则:文献的引用顺序需按照正文中的引用顺序进行排列,可选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
责任者要求:
列出所有参与者的姓名,若参与者人数少于三人,则全部列出;若超过三人,则列出前三个参与者的姓名,后加“等”或“et al”。作者的姓名需遵循“姓前名后”的原则,外文作者名可以缩写。
引用标识符:
不同类型的文献需用单字母标识,如专著[M]、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等。
文献时效性:
优先引用关键性、的文献,避免使用陈旧资料。
二、常见文献格式示例
1. 期刊文章
格式:`[序号] 作者. 篇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起止页码. DOI号(若有时)`
示例:
`[1] 李志强, 李小兵. 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之[J]. 财政研究, 2004, 21(1):56-58.`
`[2] WHITEHEAD K, HEDGES J I. 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的分析研究[J]. Mar Chem, 2002, 80:27-39.`
2. 专著/图书
格式:`[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若为非第一版).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示例:
`[3] 刘国钧,陈绍业. 图书概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5-18.`
`[4] 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00.`
3. 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5] 金宏. 导航系统性能研究[D].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世纪末.`
三、正文引用规范
标注位置:直接在句子中平写如“文献[5]”作为句子成分;或者用上角标进行解释性引用,如“细菌的分型研究^ [参考17]^”。 多文献引用时,连续文献用“-”连接,非连续文献用逗号隔开。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通过添加年份后的字母进行区分。 具体细节需要根据期刊或机构的具体指引进行调整。 四、特殊要求 非英文文献需附加英文条目对照;若文献有DOI编码,需在文末补充;外文期刊名需按照ISO4标准进行缩写。这些格式要求满足了学术写作中参考文献的标准化要求,确保了学术写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