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禾虫(福建省首次实现禾虫人工养殖 项目位于马尾琅岐)

运动健康 2025-05-10 17:42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福建禾虫养殖:开创人工养殖新纪元,助力乡村振兴

经一年半的科研攻关,马尾琅岐的“禾虫(疣吻沙蚕)生态养殖试验”项目成功验收,标志着福建省首次实现禾虫人工养殖。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为福州市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

禾虫,被誉为水中“冬虫夏草”,因其高营养价值而深受欢迎。集中分布在暖温带沿海河口地带的禾虫,在福州闽江口琅岐岛、龙祥岛及罗源鉴江一带均有存在。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鲜美可口,历来单价不低,在福建、广东、广西及港澳等地享有盛誉。

在琅岐禾虫养殖基地,白天难见禾虫真身,只在泥巴表层留下细密的小孔。福州松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庸秀介绍,禾虫体色金黄,间夹带红色,一向很机敏。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和盐碱入侵,禾虫数量锐减。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满足市场需求,福建、广东等地纷纷开展禾虫人工养殖试验。

琅岐属于低盐度的河口地区,具有自然生长禾虫的基础,适合进行人工养殖。项目负责人、市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游小艇表示,虽然业内并未完全掌握禾虫的生长习性,但经过一年半的摸索,首批幼苗禾虫已经成功养殖。本月13日,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前往琅岐基地进行了项目评估验收。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池塘每平方米底泥成体禾虫平均数量达3000多条,亩产达300多公斤。这一突破性的成果预示着禾虫养殖的广阔前景。陈庸秀表示,禾虫试验田亩产产值预计能达到3万元,高于一般河鲜,且管理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养殖禾虫对生态环境十分友好,不仅能净化过滤水体,还能为水草生长提供养分。

这一养殖试验的成功,不仅对福州市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游小艇表示,接下来,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还将尝试稻田养禾虫,在稳住粮食生产的提高农民收入,促成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这一创新举措将助力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水产养殖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百姓带来更多的福利和收益。福建禾虫养殖的成功经验也将为其他地区的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