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和柳传志
一、早期合作与冲突
知遇之恩
孙宏斌,一位在联想初期便崭露头角的人才。1988年,刚刚加入联想的孙宏斌在短时间内便建立了13个独资分公司,其高效的执行力和商业敏锐度令人瞩目。他的成就得到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高度评价,柳传志曾称赞他“有一眼看到底的能力”,并亲自指导他改善普通话。甚至在外界看来,孙宏斌有可能是联想的“接班人”。
矛盾激化
好景不长。1990年,因《联想企业报》上的一篇文章,企业内部出现分歧。孙宏斌因坚持不开除某些下属,以及其所领导的团队被指控携款潜逃,引发了柳传志的警觉。这场冲突最终导致了孙宏斌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五年。
二、和解与二次创业
出狱后的转折
五年后,孙宏斌提前出狱,他主动约见柳传志,诚恳道歉。柳传志对他的改变和积极态度表示认可,并给予了他50万元的借款。更进一步的,柳传志通过联想和中科集团的合作,支持孙宏斌创立顺驰地产,这一标志着孙宏斌二次创业的起点。
资本运作与分道
初期的顺驰得到了联想的财务投资支持,但随着发展,联想逐渐退出,并将开发业务转让给孙宏斌。最终,在2003年,联想置业被孙宏斌高价收购,两人的商业合作告一段落。
三、恩怨交织与评价
情感纠葛
尽管经历了合作与冲突,孙宏斌和柳传志之间的情感纠葛依然存在。孙宏斌曾坦言怨恨过柳传志,但时间似乎平息了一切,他最终选择放下,并表示理解柳传志的做法。而柳传志虽然称孙宏斌“做事不留余地”,但依旧认可他的能力。
商业逻辑主导
无论是个人恩怨还是情感纠葛,双方始终保持着商业上的互惠关系。柳传志早期的扶持为孙宏斌奠定了事业基础,而孙宏斌的融创集团也为联想带来了财务回报。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业逻辑主导的关系。
四、后续影响
孙宏斌的融创集团在面临2022年债务危机时,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救能力。通过债务重组、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应对危机。这体现了孙宏斌“与时间赛跑”的精神,也正如柳传志所言,“审时度势”,融创集团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了坚韧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