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和麻省起诉白宫
一、背景与起源
随着特朗普的执政,一场关于教育公平与权力的争议在哈佛等高校悄然展开。自2024年起,特朗普以“反犹主义”和“招生政策争议”为理由,对高校施压,要求其对种族招生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并对多元化项目、国际生招生流程等进行改革。哈佛等校面临整改的压力,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实则是对学术自由与多样性的挑战。
二、施压与资金冻结
到了2025年4月,白宫采取更为激烈的措施,威胁冻结哈佛的联邦科研拨款及合同款项,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一行动直接影响了哈佛在多个关键领域的研究项目,如量子计算和癌症治疗等。此举不仅切断了哈佛的资金来源,更是对其学术独立性的直接挑战。
三、白宫的具体干预措施
为了推行其议程,白宫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干预。包括审查学术课程、暂停批评以色列政策教授的职务、威胁国际学生的签证资质等。白宫还指责哈佛“纵容反犹主义”,试图将学术争议化。这些措施展示了权力对学术自由的侵蚀,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四、哈佛与教育界的反击与影响
面对白宫的干预,哈佛并未选择沉默。一方面,它诉诸法律,于2025年4月21日正式提起诉讼,指控程序违法、越权干预学术自治及打压。这一行动得到了全美158所高校的支持,形成了教育界与白宫的对峙局面。另一方面,这一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不仅关乎哈佛的命运,更是美国联邦与学术机构之间权力边界的重新划定。
除了直接的学术和科研危机,这一还引发了关于与教育边界的深入讨论。特朗普试图将保守派意识形态强加于高等教育,而哈佛等高校则坚决捍卫“学术决策不受干预”的原则。国际学生的权益也受到了波及,白宫的要求可能对他们的学业和居留权造成影响。
五、历史渊源与后续发展
回望过去,哈佛曾与MIT联合起诉特朗普,成功推翻强制国际生离境的网课禁令。这一并非孤立的案例,而是美国与高等教育之间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这一诉讼不仅是哈佛与白宫的对抗,更是美国社会精英阶层与民粹主义之间对立的一个缩影。这一可能重塑美国联邦与学术机构之间的权力边界,对未来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背后反映的不仅是权力的斗争,更是关于学术自由、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