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注意什么

运动健康 2025-07-25 16:20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肝癌是一种病情隐匿且患病率逐年攀升的癌症。在肝癌的综合诊疗方案中,晚期介入治疗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方法。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已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实际治疗中。在此,我想就肝癌晚期介入治疗分享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

对于肝癌晚期介入治疗而言,血管造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中晚期肝癌经过临床和影像学或穿刺活检确诊后,仍需要进行血管造影,这不仅是协助进一步诊断,更重要的是明确肝癌的供血动脉起源及变异情况,了解肝脏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以及肝癌引起的血流循环动力学改变。根据这些改变,我们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介入治疗方案。

在血管造影过程中,需要注意造影的顺序。肝癌的供血动脉可能会发生变异,首次接受肝癌晚期介入治疗的患者,血管造影时应该先做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膈动脉造影,再根据造影需要选择超选择的供血动脉造影。这样可以避免遗漏起源变异或可能参与的供血动脉。

肝癌还会导致明显的血流循环动力学改变,如门脉血回流受阻和门脉显影时间延长。在做间接门造影时,需要相应延长造影时间。肝癌的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肝脏是一个双血供器官,中晚期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门脉也会参与周边部的供血。肝癌不仅会引起肝动脉形态学的改变,还会引起门脉血管形态学的改变。

在动态观察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我们还需要关注肝癌的大小形态、血供多少、门脉内有无瘤栓以及肝动脉-静脉分流的情况。这些都是制定介入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肝癌晚期介入治疗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在进行介入治疗期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肝癌晚期介入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对肝癌的治疗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共同为患者的健康福祉努力。肝癌晚期血流与介入治疗:观察与考量

一、肝癌血流特点解析

肝癌发生时,肝脏的血流状态会发生显著变化。瘤区门脉可能出现不显影或显影延迟的现象,这可能与门脉主干的血流延迟或受阻有关。脾门循环时间明显延长,说明血流路径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在腹腔动脉造影时尤为明显,瘤区因动脉血供增大而出现瘤染色。

二、动脉与门脉供血比例变化

正常肝脏的血流中,门脉血供占比较大,达到3/4,而肝动脉仅占1/4。但在肝癌情况下,肝动脉明显增粗,其供血比例甚至可能超过脾动脉。这种变化导致腹腔动脉造影时,瘤区因动脉血供增大而显现特殊的影像特征。

三、血流方向的改变

肝癌还会导致血流方向的改变。正常情况下,肝动脉的血液会进入肝窦,然后汇入肝静脉,最终流入右心房。但在肝癌的影响下,这一流程可能发生改变,出现肝动脉向静脉分流的现象。当瘤区发生肝动脉门静脉分流时,周围的门脉分支可能显影,甚至可能出现逆流现象。

四、肝癌晚期介入治疗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

观察肝癌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观察不仅有助于制定介入治疗方案,还能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在栓塞过程中,栓塞剂量的决定需根据门脉显影情况来谨慎判断。如果门脉显影不良,应慎重决定是否进行栓塞或进行瘤血管部分栓塞。制定介入治疗方案时还需考虑肿瘤的大小、血供、瘤栓情况、肝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

五、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耐药性考量

在制定肝癌晚期介入治疗方案时,除了考虑血流动力学改变,还需综合评估肿瘤的各种特征以及患者的身体潜能。尽管化疗在肝癌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但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热疗、放疗等,可能是更为有效的途径。

肝癌晚期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考量。深入理解肝癌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制定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克服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耐药性问题,众多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广泛的基础探索,我们发现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能力相较于正常组织要低。神奇的是,只需达到42.5℃至43℃的温度,热盐水便能对癌细胞造成毁灭性打击。而正常组织细胞则能忍受高达45℃的温度考验。加热不仅能杀死癌细胞,还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这种介入性热化疗栓塞治疗正是利用肝癌晚期介入治疗的化疗栓塞技术,将加温后的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组织。

关于肝癌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这里有一些关键信息需要了解。

治疗过程中应采取保肝、提高免疫力以及中医扶正固本的治疗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以攻泻为主的中医治疗可能不利于患者体力的恢复,因此应避免使用。

介入治疗对肝癌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肝癌患者可以选择单纯的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尽管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HAI)相对于全身静脉化学治疗,其药物浓度更高,效果更佳,但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肝癌,其抑制效果仍然有限。

医生在为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通常需要安排3至4次的治疗过程作为第一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50小时至3个月不等。这一治疗方案的安排是为了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肝癌介入治疗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注意事项是处理侧支循环的问题。肝癌经过肝动脉栓塞后,原有的动脉供应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侧支循环的建立。特别是在多次接受TAE术的患者中,发现并及时处理这些侧支循环是提高介入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并正确处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我们有望找到克服耐药性的有效方法,为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