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身消耗性症状
极度消瘦与营养不良:癌细胞大量消耗能量,导致患者体重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皮包骨”的恶液质状态,伴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系统癌症(如胃癌、肝癌)尤为明显。
持续疲劳乏力:即使充分休息也无法缓解,与肿瘤消耗、炎症反应及营养缺乏有关,严重时需卧床。
2. 疼痛与器官压迫症状
剧烈疼痛:肿瘤压迫神经或骨转移引发持续性疼痛(如样、针扎感),需依赖强效止痛药控制。
局部压迫表现:如肺癌晚期咳嗽、呼吸困难;食管癌吞咽梗阻;脑转移则头痛、呕吐。
3. 系统功能衰竭征兆
感染与发热:免疫力低下导致反复低热或癌性发热,与感染或肿瘤代谢产物相关。
器官衰竭信号:终末期可能出现昏睡、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每分钟仅6-8次),或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4. 转移相关特异性症状
淋巴结肿大:如锁骨下坚硬无痛的肿块,可能伴随低热。
转移灶影响:骨转移致骨折;肝转移引发右上腹刺痛并放射至肩部;肺转移加重呼吸困难。
5. 终末期表现
患者进入终末期(死亡前3-6个月),症状可能包括:
混合性症状:如水肿(低蛋白血症或心肾功能不全)、贫血、消化道出血等。
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痛苦显著,少数则相对平静。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长期疼痛或异常体征(如淋巴结肿大),建议尽早就医筛查。癌症晚期症状管理需结合镇痛、营养支持及心理关怀,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