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防治宣传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发起的大型科普活动,每年4月15日至21日举办,旨在普及癌症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下是2025年第31届活动的关键信息:
一、活动主题与目标
主题:2025年宣传周以“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为主题,强调通过科学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倡导降低癌症风险。
核心目标: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饮酒等致癌因素;
鼓励高风险人群参与筛查,促进早诊早治;
指导患者规范治疗,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二、活动形式与内容
1. 科普宣传
发布《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和41项技术;
通过短视频、直播、义诊等形式传播防癌知识。
2. 公益行动
多地开展免费癌症筛查(如河北的“城市癌症免费筛查”项目);
组织专家进社区、校园、企业进行科普讲座。
3. 权威倡议
广西等省份发起“科学防癌”联合倡议,呼吁全社会参与;
医疗机构发布“十大癌症误区”纠正错误认知。
三、癌症防治成效
数据进展:中国癌症发病率上升趋势初步遏制,5年生存率从2015年40.5%提升至2022年43.7%;
防治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癌症可预防,1/3可通过早筛治愈。
四、公众参与建议
个人行动:限酒、均衡饮食(每日≥g蔬果)、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
筛查建议: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家族史者)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等检查。
如需更详细的地域活动信息(如山西、重庆等专场),可进一步提供具体省份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