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肺癌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吗
当人们出现胸痛、胸闷、胸急等疑似肺癌的症状时,究竟应该做哪些检查来确诊呢?传统的胸片检查虽然曾经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其对于较小的病灶难以准确判断,逐渐被更为先进的CT扫描所取代。特别是低剂量螺旋CT,其在早期肺癌检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能够发现表现为磨玻璃样病灶的早期肺癌。
一旦CT扫描发现异常,比如肺部阴影,对肺癌的高度怀疑便随之而来。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气管镜穿刺检查或微创胸腔镜活检,以获取病理诊断。
那么,当被确诊为肺癌后,是否应该立刻进行手术呢?答案并非肯定。手术的前提是确保癌症没有发生远处转移,并且患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手术耐受性。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患者,由于体质和心肺功能可能较差,手术耐受性相对较低,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
至于手术治疗的方式,目前主要有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两种。虽然开胸手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手术方式,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胸腔镜手术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这两种手术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异,但开胸手术由于其较大的切口和创伤,使得患者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而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受到患者的青睐,尤其受到女性患者的重视。
那么,哪些肺癌患者适合进行手术呢?无远处转移、无心肺功能严重低下、无严重糖尿病和肝肾疾病的患者,通常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在肺癌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心脏病史、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肺心病的患者,应在相关专科会诊并接受规范治疗,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手术。了解肺癌的并发症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肺部感染容易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应禁止吸烟。
当我们怀疑自身可能出现肺癌时,应尽早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接下来的治疗过程应交给医生,而我们只需积极配合,严格遵循医嘱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