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人工智能治疗癌症 减轻病人痛苦
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报道,谷歌机器学习分部“深度思维”公司正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将复杂的癌症放疗方案流程化,显著减少医生手动绘制放疗区域的时间。这一创新意味着原本需要数小时完成的放疗“分割”过程,现在可能仅需一小时即可完成。这将极大地减轻医生的负担,并极大减少病人的痛苦。
“分割”这一过程,指的是医生在为癌症患者进行放疗时,需要精准地确定射线扫描的区域,以杀死肿瘤细胞并尽量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在头颈癌的治疗中,这一过程尤为复杂,因为肿瘤的位置常常邻近重要的组织和器官。
“深度思维”公司与伦敦大学学院医院合作,通过分析700名头颈癌患者的扫描图像,试图训练一种算法来模拟医生在放疗过程中的决策过程。这一项目的目标是实现自动化的“分割”扫描,从而大大缩短放疗的准备时间。虽然减少放疗的决策仍由临床医生掌握,但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将原本数小时的“分割”时间缩短到一小时以内。这种算法还有潜力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
这并非“深度思维”首次涉足医疗研究领域。作为谷歌机器学习分部的一员,该公司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合作的第三个项目便是此创新应用。此前的项目包括开发一款可获取医学记录的APP应用以及帮助筛选视觉退行性病变早期迹象的计划。这些项目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与此IBM的“沃森”超级计算机也将机器学习应用于个性化癌症治疗。其通过深度学习大量医疗报告和病例数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疗决策能力。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价值。“沃森”还应用于日本的一些医疗领域,能够快速分析患者的基因数据,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望将癌症治疗推向新的高度。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诊断疾病,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患者的痛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