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钧彪 努力争取把肺癌当作慢性病治疗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一场关乎肺癌防治的重要会议在繁华的广州盛大召开。第十届肺癌高峰论坛,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携手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以及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共同承办,同时得到了礼来公司的鼎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学精英汇聚一堂,共襄盛举,交流分享肺癌诊疗的最新进展和理念。
会议现场,上海市瑞金医院胸外科的杭钧彪教授在接受编辑采访时,为我们揭示了肺癌治疗的最新动态。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肺癌治疗观念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现在的医疗手段越来越多元化,对于肺癌的治疗不再单一依赖某种方法,而是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努力将肺癌治疗推向慢性病管理的方向。
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手术不再是首选。许多患者面对晚期肺癌的诊断时,往往感到绝望。但杭教授告诉我们,晚期肺癌患者的寿命一般可达14个月左右,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稳定病情,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虽然手术在早期和中期肺癌中占据一定地位,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放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定制。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独特的优势和疗效让患者及其家属看到了希望。特别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起效速度令人瞩目,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都能得到显著改善。杭教授也强调,分子靶向治疗并非人人适用,必须经过严格的突变检测,如果检测呈阳性,才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高龄患者在肺癌治疗中是否适合手术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安全性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龄不再是开胸手术的禁忌。微创手术的发展也让更多老年患者有了接受手术的机会,为他们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杭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心理情绪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他鼓励患者要勇敢面对癌症,积极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完全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这场高峰论坛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肺癌诊疗的最新资讯,更为我们展示了医学界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为肺癌患者谋求更好的生存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作为的忠实读者,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盛会举办,为抗击肺癌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