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癌症晚期(一个感人至深的晚期癌症病人的自述)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些故事因其真实而格外动人。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的心路历程这不是虚构的剧本,而是血肉之躯面对死亡时的真实告白。当医生宣布"晚期"二字时,生命便开始了倒计时,但在这看似绝望的旅程中,却绽放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芒。
确诊那一刻:世界崩塌的瞬间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健康。"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然后他低下头,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声音哑得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他说:"直到医生把片子放在我面前,说是癌症晚期,我才知道,原来我从来没真正了解过自己的身体。
癌症不是突如其来的"横祸"。它像账本上的一笔笔欠款,一直在那里,只是你没查。2013年秋夜,73岁的范进坐在医院输液大厅,手里攥着肾癌诊断书。窗外的月光冷冷地洒进来,他盯着"中晚期"三个字,脑子里一片空白。住院第一晚,他在输液大厅坐了整整一夜,从恐惧到迷茫,最后突然想通了:"怕没用,得找条活路。
疼痛的炼狱:当药物失去作用
癌症晚期最残酷的现实之一是疼痛那种深入、撕心裂肺的痛。一位70多岁的患者成为整个癌症病房里叫得最惨的一个,没日没夜的惨叫。白天因为人来人往,声音大,惨叫声还不算特别明显,但半夜时分,那叫声此起彼伏,有时候声音稍微小一点,有时候突然又叫得很大声,把很多人都吓一跳。好几个病房的病人都因为受不了而关上了房门。这位老人已经疼痛得特别严重,基本上打药已经控制不了了。
整个腹腔、胸腔、肋骨、后背,甚至到头部,全部疼痛。全身经络严重堵塞,到了一天不按摩疏通就不能活下去的程度。任何东西吃下去都很不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消瘦不到90斤,特别是前胸、后背疼得几乎抬不起来头。"这是一位甲状腺癌晚期患者的描述。她和千千万万的癌症病人一样,为了治病,为了保住性命,为了能活下去,曾经投入到了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治疗当中,耗尽精神、家财,情况并未有什么实质的好转。
治疗的选择:在希望与现实中挣扎
面对晚期癌症,治疗选择成为每个患者和家庭必须面对的难题。一位33岁的肺癌晚期患者分享了他的经历:确诊时双肺纵膈都有转移,没有手术条件,经历了11次化疗后耐药,空窗了8个月。这8个月很多朋友都有争议,问他为什么不继续治疗。"你要知道我是一个人,11次的化疗连续不断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化疗是有副作用的,对我来说,虽然目前来看他是让情况进展了,但是也让我的身体我的基础条件这8个月得到了休息。"医生曾建议他连续不断地化疗2年,但他反问:"那你知道你能承受的住吗?
老杨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带瘤生存五年半后,已经两年多没有治疗了。"这段时间胸疼得厉害,好像胸口压了两块大石头。"他感到自卑,因为不是有钱人,看不起病。"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我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积蓄基本都花光了。因为我们这种底层的老百姓,一个月仅仅就那么一点点的生活费,就连吃饭都不够,怎么能看病呢?"这两年当中,他没有脸再管人家借钱了,而且也没有偿还能力,倍感无助。而身体的疼痛更是让他每天在煎熬中度日。
心灵的救赎:在绝望中寻找光明
在黑暗的疾病隧道中,一些患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范进,那位73岁的肾癌患者,出院后做了一个决定:把抗癌的日子写成日记。他说:"写下来,就像把恐惧倒出去,心里能轻快些。"2013年10月,范进学会发博客,把自己的康复心得敲成文字。"第一次化疗吐得站不住,我就写《呕吐时想想春天》;夜里疼得睡不着,就写《癌症是所大学,教会我和疼痛和解》。"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文字火了,病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范老师,我今天不想治了,看了你的文章有勇气了。"11年间,他写了300多篇文章,发表在博客和报刊上,成了全国病友口中的"文字抗癌英雄"。
骆萍,23岁时确诊乳腺癌,经历了手术、6次化疗、25次放疗。化疗时,她吐到胆汁反流,头发成把掉落,对着镜子差点认不出自己。但每次想放弃,她就盯着床头的日历:"我才23岁,还有那么多没看过的风景,不能认输。"身体好转后,她加入了癌症康复协会,遇见了抗癌20年仍在跑马拉松的阿姨,看到了戴着假发跳广场舞的姐姐,突然意识到:"原来患癌后,生活依然可以热气腾腾。"13年后,她笑着说:"癌症是我人生的'副本',但我刷出了超棒的结局。
生命的启示:晚期患者教会我们的事
这些晚期癌症患者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1. 生死之外,都是小事:曾经的骆萍为工作压力失眠,为人际关系焦虑。患病后才发现,能正常呼吸、吃一口热饭、晒一场太阳,都是莫大的幸福。"现在遇到糟心事,我会问自己:'这比化疗还难扛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2. 抱团取暖比单打独斗强100倍:骆萍手机里存着上百个病友的联系方式,谁化疗难受了,她会分享"生姜水止吐法";谁心态崩了,她会讲自己从"脱发妹"到"假发达人"的逆袭。"有个姐姐说,我的故事让她敢摘了帽子出门。那一刻我才懂,原来我们的互相支撑,真的能对抗病魔的恐惧。
3. 把每一天当"奖励"来过:康复后,骆萍解锁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染彩色假发、第一次学瑜伽、第一次独自旅行。她的朋友圈满是阳光、美食和笑脸,完全看不出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对于调整好心态总结了这样的3句话:"第一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现在的生活。通过看书、读报、交流等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去实践。第三句:自我改变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如果人在精神'退休'了,心态上,生命就会处于停止状态,身体和心理的机能都会下降。
最后的尊严:当治疗不再有意义
医生也讲得很直白。意思就是说没有什么继续花钱的意义。反正就是回老家然后说难听一点就是自生自灭。"这是一位患者家属的描述。大多数癌症到晚期的时候基本上都非常疼,包括各种止疼药都得试一点。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上厕所的时候得把那个止疼药的开关给关一下。
每一口气都是这样,再不按压的时候,我就开始我想是无痛苦,死去,我还减少点痛苦,又远,我就当地火化了,人早晚都得走向那一步。"这是一群被"放弃"的癌症晚期患者的绝望呐喊,他们大多活不过3个月。"我们是从上海瑞金医院过来的,我是西安的,我们是从北京和天津看完之后就是没有办法的,让我们回家去保守治疗。
意外的转机:那些创造奇迹的人
在绝望中,也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康复故事。一位肾癌转移到肺部的患者,双肺长出6.2公分的巨大肿瘤,淋巴结节遍布全身,连医生都摇头。疫情期间因无法就医,他竟靠自救改写了命运。断药3年后,现在活得比健康人还要精神。他的康复秘诀总结起来就2句话:改心态,换活法。以前他熬夜拍视频,追流量,被欲望推着走。确诊之后,他彻底改变了:每天雷打不动早睡早起,太阳一出来快走5km,通过打坐调整呼吸。更关键的是,他放下了对流量、粉丝的执念,不再焦虑。
另一个奇特案例:一位4级胶质瘤患者,病情已经非常糟糕,家属决定做保守治疗回家。到农历年前,病情已经很危重,家属已经准备后事了。结果大年初六病情最严重那天过后,病情竟然好转了。3月7号做的片子显示肿瘤好像有缩小,水肿也有缩小。医生表示:"没有做任何治疗,它缩小了,这个案例是比较少见的,很奇怪了。
医学的局限与希望
尽管大多数晚期癌症仍然难以治愈,但医学进步也带来了一些希望。有四种癌症即便到了晚期也一样有可能治愈:大肠癌(早期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乳腺癌(约70%以上的女性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健康)、前列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和淋巴癌(70%-80%能够治愈)。
一位肺癌晚期患者分享:"肺癌晚期,再过三个多月就整整六年了。网友说六年是不是自愈了?这个感觉不太可能。这五年多了还是有新的地方转移,其中骨头上是最多。现在能维持到这样已经算不错了。
中西医在癌症治疗上也有不同思路。西医是依照解剖学为基础,依据"看到的"病症进行治疗;而中医是以经络学为基础,依据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运动对应五脏六腑的关系进行调整。一位中医认为肿瘤是气的郁结,如果不能及时疏通这个气节,就会逐渐形成固体的瘤,先是良性的,最后就是恶性的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