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早期和晚期主要通过国际通用的TNM分期系统来区分,该系统基于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关键因素综合评估。以下是具体区别:
1. 分期标准
早期(Ⅰ-Ⅱ期):肿瘤较小且局限在原发部位(T1-T2),无淋巴结转移(N0)或仅有局部淋巴结轻微转移(N1),无远处转移(M0)。例如肺癌肿瘤直径<3cm且无转移即为Ⅰ期。
晚期(Ⅳ期):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T4)或发生远处器官转移(M1),如肺癌伴随肝、骨、脑转移。此时无论原发肿瘤大小或淋巴结状态,均属晚期。
2. 症状差异
早期:症状隐匿或不典型,可能包括持续性咳嗽(肺癌)、消化不良(胃癌)、排便习惯改变(肠癌)等,易被误认为普通疾病。
晚期:症状显著且全身性,如剧烈疼痛(骨转移)、消瘦(营养消耗)、持续疲劳、广泛淋巴结肿大(如锁骨下硬块)等。
3. 治疗与预后
早期:手术根治率高(如Ⅰ期肺癌治愈率超90%),多数无需放化疗。
晚期:以全身治疗(化疗、靶向等)为主,控制病情进展,预后较差。
4.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CT、PET-CT等可评估肿瘤大小和转移情况,如1024靶扫描能精准诊断肺癌分期。
病理报告:若显示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即可判定中晚期。
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持续疼痛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