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价格范围
PET-CT检查费用通常在0-10000元之间,局部检查(如脑部、心脏)约0-7000元,全身扫描则需7000-10000元。部分一线城市或高端设备可能超过10000元。2025年上海、广东等地通过医保政策调整,全身PET-CT价格已降至5000-6248元(含药费)。
2. 高价是否合理?
设备与技术成本:PET-CT结合了PET(代谢成像)和CT(解剖成像)技术,设备造价高昂,且需定期维护。
放射性药物:检查需注射显像剂(如F-FDG),其制备、运输和短有效期增加了成本。
专业团队:操作、诊断需经验丰富的技师和医生。
3. 适用人群
高价PET-CT并非常规检查,但以下情况建议考虑:
癌症高危人群:家族史或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者。
疑似肿瘤患者: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
已确诊患者:用于分期、疗效评估或复发监测。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帮助定位肿瘤来源。
4. 替代方案
普通CT:单部位平扫仅需200-500元,增强CT约800-2000元。
肿瘤标志物检测:单项费用100-200元,可作为初步筛查。
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约200-500元。
5. 注意事项
必要性评估:部分肺结节等情况下,PET-CT可能过度检查,需医生综合判断。
医保覆盖:2025年起,上海、广东等地已将PET-CT纳入医保,自付比例降低。
综上,癌症相关的高价CT(PET-CT)在特定情况下是合理的,但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避免不必要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