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治疗用药选择需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决定,以下是不同阶段的用药方案及进展:
一、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常规用药
1. 术后基础治疗
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用于补充甲状腺激素并抑制TSH分泌,降低复发风险,需终身服用。
碘131治疗:针对术后残留组织或转移灶,通过放射性碘精准清除癌细胞,尤其适用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癌。
2. 靶向药物(用于难治性/转移性DTC)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安罗替尼等,适用于放射性碘抵抗患者,可抑制肿瘤生长。
RET/NTRK抑制剂:如卡博替尼、凡德他尼,针对特定基因突变(RET融合或NTRK融合)患者。
二、晚期/未分化癌的创新疗法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或纳武单抗(Opdivo)对PD-L1高表达的未分化癌患者可能有效,部分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2. CAR-T细胞疗法
AIC100:针对ICAM-1蛋白的第三代CAR-T疗法,在间变性甲状腺癌(ATC)和低分化癌(PTDC)中显示持久疗效,部分患者实现完全缓解。
三、其他辅助治疗
化疗与中医药:化疗副作用较大,仅用于晚期姑息治疗;中医药可作为辅助手段,减轻副作用并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
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前需确认基因突变状态(如RET、NTRK等)。
个体化方案:需结合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定期随访监测。
以上方案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临床试验数据(如CAR-T疗法)为部分患者提供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