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学检查是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相关标志物,辅助癌症诊断、分型及治疗评估的技术体系。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核心检测技术
1. 免疫组化(IHC)
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定位组织中的特定蛋白,用于鉴别肿瘤来源(如TTF-1标记肺癌)、分子分型(如乳腺癌ER/PR/HER2检测)及预后评估(Ki-67增殖指数)。
PD-L1表达检测是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重要指标,常用抗体包括22C3、28-8等,需匹配特定检测平台(如Ventana Benchmark Ultra)。
2. 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清学检测:包括AFP(肝癌)、CEA(消化道肿瘤)、CA125(卵巢癌)等,通过ELISA、化学发光等技术定量分析。
肺癌七项抗体检测:如p53、SOX2等抗体组合,用于肺小结节早期筛查。
3. 免疫检查点分析
PD-1/PD-L1、CTLA-4等检查点分子检测可预测免疫治疗响应,如PD-L1 CPS≥1的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斯鲁利单抗治疗可降低32%死亡风险。
二、临床应用场景
诊断分型:区分低分化癌与肉瘤,明确转移灶原发部位。
治疗指导:HER2阳性乳腺癌选择靶向治疗,PD-L1高表达患者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动态监测:AFP水平变化评估肝癌复发,CEA监测结直肠癌疗效。
三、前沿进展
1. 新型试剂开发
赛默飞等公司提供可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ELISA试剂盒,支持肿瘤微环境研究。
阿特珠单抗(PD-L1抑制剂)等药物伴随诊断试剂推动精准治疗。
2. 生物标志物拓展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NLR等系统性指标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
PPP2R1A基因突变被证实可预测卵巢癌免疫治疗响应。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癌种的检测方案或技术原理,可提供更具体的问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