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疼痛的治疗通常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原则”,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药物。以下是分阶梯的止痛药物建议及注意事项:
1.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
药物类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非类镇痛药。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缓释片、西乐葆(塞来昔布)、戴芬(双氯芬酸钠)等。
特点:适用于轻度疼痛,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黏膜损伤或溃疡。
2.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
药物类型:弱类药物,部分联合非类药物使用。
常用药物:、磷酸可待因、泰勒宁(氨酚)等。
特点:目前部分指南建议弱化此阶梯,直接过渡到强类药物以更快控制疼痛。
3.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
药物类型:强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常用药物:
口服:美施康定(硫酸缓释片)、奥施康定(盐酸缓释片)。
透皮贴剂:透皮贴剂。
其他:氢酮缓释片、镇痛泵(如泵)等。
特点:需按时给药(非按需),避免疼痛反复;剂量需个体化滴定。
4. 辅助药物与综合治疗
辅助药物: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抗惊厥药(如乐瑞卡)可缓解神经性疼痛。
中医药:部分中药可辅助镇痛,减少类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
其他疗法:局部放疗、心理疏导等可能改善疼痛。
注意事项
副作用管理:类药物可能导致便秘、呼吸抑制等,需配合缓泻剂或调整剂量。
用药原则:优先口服给药,按时服药而非疼痛发作时使用。
如需更具体的用药方案,建议由疼痛科或肿瘤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