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癌症村 益阳肿瘤医院
益阳"癌症村"概况
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的槐花堤村曾因癌症高发而被贴上"癌症村"标签。根据村民提交的报告显示,10多年来该村共有81人患上癌症,已死亡65人,患者年龄跨度从28岁到84岁。这一现象引起了当地居民对饮用水安全的普遍担忧,尽管当地声称村民饮用水不含可直接致癌物质,但村民仍时常担心会成为下一个癌症患者。
关于槐花堤村是否为"癌症村"存在争议。赫山区官方调查显示,在网传81人名单中,查无此人的有5人、排除癌症的14人,确认癌症患者62人(死亡48人,在治14人),且死亡病例时间跨度为1981年至今的33年,而非网传的5年内集中爆发。这一争议已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影响,包括农产品滞销、学生转学以及婚嫁困难等问题。
环境污染与癌症关系
环境污染被认为是导致"癌症村"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受污染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环境中,会显著增加患癌风险。类似槐花堤村的情况在全国多地都有出现,如湖北襄樊市翟湾村3年内100多人死于癌症,河北涉县固新村的食管癌、胃癌发病率为全国平均的20多倍。
针对环境污染致癌问题,专家建议:
益阳市已采取行动改善环境,制定了兰溪河综合治理方案("活水"项目),并推进兰溪镇集中供水二期工程,以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益阳肿瘤防治体系建设
近年来,益阳市高度重视肿瘤防治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提升肿瘤诊疗能力:
医疗资源建设
益阳市肿瘤医院是全省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甲等专科医院,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98张,拥有1603名职工和9个省级诊疗研究中心。该院在肺癌诊疗方面表现突出,日住院肺癌患者达600余人,参与多项国家级临床研究项目。
益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于1991年,是益阳市重点学科,设有136张床位,配备直线、CT模拟定位机等先进设备。该院泌尿外科近期成功开展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治疗膀胱癌,开启了保膀胱治疗新时代。
区域合作与人才培养
2025年3月,益阳市副罗晓皓带队赴湖南省肿瘤医院调研,双方就肿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癌防中心建设等达成合作意向。合作内容包括:
湖南省肿瘤医院将支持益阳市癌症防治中心建设,输出优质医疗资源和管理经验,帮助提升益阳整体肿瘤防治水平。
防治宣传活动
益阳积极参与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2025年4月,益阳医专附属医院联合益阳市中心医院举办"暖心党建-助力肿瘤患者康复之路"活动,通过专家讲座、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癌症防治知识。活动内容涵盖:
湖南省肿瘤医院也组织专家到益阳桃江县增塘村开展义诊和科普宣讲,帮助村民认识癌症、掌握预防知识。
肿瘤防治创新举措
"十无病房"建设
湖南省肿瘤医院创新推出"十无病房"服务,包括:
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在益阳市医疗机构推广,提升肿瘤患者就医体验。
早筛早诊项目
益阳市积极开展癌症早期筛查:
总结与展望
益阳市槐花堤村的"癌症村"现象反映了环境污染与癌症高发的潜在关联,虽然具体数据存在争议,但已促使当地采取环境治理和饮水安全改善措施。与此益阳市正大力加强肿瘤防治体系建设,通过医院建设、区域合作、科普宣传和创新服务等多方面努力,提升肿瘤防治能力。
未来,随着益阳市肿瘤医院与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合作的深入,以及癌症早筛早诊项目的推广,益阳市肿瘤防治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