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症雄性激素疗法

癌症康复 2025-10-06 13:59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前列腺癌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肿瘤,雄激素疗法(又称内分泌治疗)是其基础治疗方法。下面我将从作用机制、药物分类、治疗方案、副作用及进展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一疗法。

雄激素疗法的作用原理

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功能高度依赖雄激素。雄激素剥夺疗法(ADT)通过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或阻断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人体雄激素约90%由睾丸产生,10%由肾上腺分泌。睾酮(T)及其代谢产物双氢睾酮(DHT)是活性最强的雄激素,它们与雄激素受体(AR)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增殖。

主要治疗药物分类

1. 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药物

  •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曲普瑞林,通过持续刺激使垂体LHRH受体下调,最终抑制睾丸雄激素分泌
  • LHRH拮抗剂:如地加瑞克,直接阻断LHRH受体,快速降低睾酮水平
  • 2. 雄激素受体阻断剂

  • 第一代:比卡鲁胺、氟他胺,阻断雄激素与受体结合
  • 第二代:恩扎鲁胺、阿帕他胺、达罗他胺、瑞维鲁胺,对受体亲和力更高,阻断效果更强
  • 第三代:如PROTAC蛋白降解剂,可降解雄激素受体蛋白,克服耐药
  • 3. 雄激素合成抑制剂

  • 阿比特龙:抑制CYP17酶,阻断睾丸外(肾上腺)雄激素合成
  • 其他新型药物:如CYP11A1抑制剂等
  • 临床常用治疗方案

    去势治疗(降低雄激素水平)

  • 手术去势:双侧睾丸切除术,快速有效但不可逆
  • 药物去势:LHRH激动剂/拮抗剂,每1-3个月注射一次,可逆且保留睾丸
  • 联合阻断方案

    临床常采用"去势+抗雄"的双重阻断:

  • 基础:LHRH激动剂(如每3个月注射戈舍瑞林)
  • 联合:每日口服AR拮抗剂(如阿帕他胺)或阿比特龙
  • 研究显示,对高危转移患者,初始即使用新一代抗雄药物比传统序贯疗法可获得更长无进展生存期。

    治疗副作用及管理

    雄激素剥夺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

  • 血管运动症状:潮热、盗汗(发生率50-80%)
  • 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约80%患者)
  • 代谢异常:体重增加、血糖升高、血脂异常
  • 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长期治疗者约20%)
  • 心血管风险:心肌梗死、中风风险轻度增加
  • 精神影响:疲劳、情绪波动、认知功能下降
  • 治疗进展

    1. 新型药物研发

  • PROTAC蛋白降解剂:如ARV-110,可降解AR蛋白,对耐药突变株有效
  • 放射性核素治疗:如Lu-PSMA,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 双特异性抗体:同时靶向PSMA和CD3
  • 2. 临床研究突破

  • China ARCHES研究:证实第二代AR抑制剂对中国mHSPC患者的疗效
  • PRESTO/ARASTEP研究:评估第二代药物治疗高危生化复发患者的价值
  • 3. 治疗策略优化

  • 间歇性治疗:降低持续ADT的副作用
  • 精准治疗:根据基因检测选择PARP抑制剂等靶向药
  • 治疗注意事项

    1. 定期监测:需定期检查PSA、睾酮水平及影像学

    2. 生活方式:增加钙/维生素D摄入,适度运动预防骨质疏松

    3. 心理支持:应对性功能障碍等心理影响

    4. 联合治疗:根据分期联合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

    5. 耐药管理:出现去势抵抗后考虑换用新型AR抑制剂或参加临床试验

    前列腺癌雄激素疗法已从单纯去势发展到多靶点联合阻断,新型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并重视副作用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