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遭遇尿频尴尬
孕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对准妈妈们来说,身体的各种变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其中,尿频是许多准妈妈们都会遇到的问题。
尿频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在没怀孕时,妈妈们通常日间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排尿0~2次。但当白天解尿次数超过7次,晚上超过2次,且间隔在2小时以内,那就可能是尿频的表现了。这种尿频与子宫的位置有关,随着子宫的逐渐增大,膀胱容量会相应减少。
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尿频的症状特别明显,这是因为子宫逐渐变大,压迫膀胱所致。到了妊娠4个月后,膀胱的压迫消失,尿频症状会有所缓解。到了妊娠晚期,胎头进入骨盆,又会再次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尤其是晚上,很多准妈妈会发现自己去卫生间的次数增多了,这其实都是孕育宝宝的正常现象。
虽然尿频是孕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有尿频伴随尿痛、尿不尽或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时,那就可能不是单纯的尿频,而是泌尿系统感染,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准妈妈们面对尿频,总是想各种办法来控制,但这样做其实对妈妈和宝宝都不好。怀孕8个月后,膀胱的贮尿量比非孕时明显减少,所以排尿次数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觉得上卫生间很频繁,也不必憋尿。在妊娠晚期,还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大笑、咳嗽或打喷嚏,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
有些准妈妈为避免频繁上卫生间而尽量少喝水,这是不对的。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怀孕期间必须摄取大量水分。每天至少喝6杯水,以供给循环和消化的需要。果汁也是补充水分的好选择,但需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糖分。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可乐和茶水不能算作摄入的液体,因为它们会增加尿液排出,加重水分丢失。
孕晚期,子宫的压迫可能导致泌尿道黏膜受刺激,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多饮水可以达到自行冲洗膀胱的目的,减少感染的发生。除了注意饮水,还可以做做骨盆放松练习,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那么,如何积极应对尿频呢?要注意补充水分要适量,避免过量或过少。有尿意时要及时排尿,不要憋尿。做做骨盆肌肉练习也是很好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改善排尿状况,还可以减少生宝宝时产道的撕裂伤。要注意卫生和休息,保持愉悦的心情,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