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吃两年麻辣烫 大学生吃出了大肠癌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遍网络:一位年仅20岁的大学生王某,因腹痛入院竟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这样年轻的生命,何以会遭遇中老年人才会出现的大肠癌的侵袭呢?
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王某在大学的两年里,几乎天天以麻辣烫为主食。无独有偶,早在2013年,也有媒体报道,一位高校男生在享用麻辣烫后,脸颊突然出血,随后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这些事件让许多人对麻辣烫产生了恐惧感。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大部分市民选择麻辣烫主要是为了方便。有的学生晚上饿了,就会选择牛杂、青菜等麻辣烫当夜宵。而有的市民则因为麻辣烫简单方便且选择多样而喜爱。麻辣烫真的健康吗?
专家提醒,每天吃麻辣烫可能是诱发患上结肠癌的因素之一。街边麻辣烫如果未烧开、烫熟,其中的肉类可能会带有绦虫病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卵在未彻底杀死的情况下被食用,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肉类和蔬菜最好不要同时涮煮。麻辣烫汤水煮不开肉类就煮不熟,如果煮太久又会破坏蔬菜的营养。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最高只能耐受50℃至6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黏膜,导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由于人每天都要进食,一旦黏膜出现损伤,就很难治愈,这些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慢慢发展成为胃溃疡。火锅汤如果久沸不止、久涮不换,肉类、海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会产生,并溶于汤中。
从南宁人的饮食习惯来看,除了麻辣烫,还有的人喜欢吃鱼生,这也可能成为诱发肝吸虫病的重要原因。市民应该少吃携带病原体的食物。
广西是结肠癌的高发地区。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广西总医院肿瘤治疗基地的数据显示,结肠癌在35-7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但根据临床经验,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不被市民重视,有时还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脓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当市民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检查。对于已经确诊为结肠癌的患者,早治疗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结肠癌的发展相对缓慢,转移也比较迟,但只有通过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才能更好地争取患者的生存率。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注意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结肠癌的早期信号与日常饮食建议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常常表现在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包括排便次数的增加或减少,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以及便中带血、脓或粘液。部分患者在疾病初期,会以腹泻作为最早的表现。腹痛也是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表现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者仅仅是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肠梗阻发生时,腹痛会加剧,表现为阵发痛。患者可能会触及到腹部肿块,这些肿块往往是瘤体本身,有时也可能是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肠梗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如腹胀、腹痛和便秘。当完全梗阻时,症状会进一步加剧,表现为腹部胀痛并伴随阵发痛。
除了上述症状,由于慢性失血、肿瘤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原因,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特别是右半结肠癌的患者,很多是以贫血、消瘦为主要原因来就诊的。
麻辣烫虽然美味,但烹饪时需要注意。麻辣烫汤水沸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煮食时间过久,亚硝酸铵的浓度会升高。锅底最好不要放酸菜和海鲜。这些建议基于多数肿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导致的观察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经常吸烟、饮用高温浓茶、熬夜、憋大小便、偏食肉类、长期食用霉变及不洁食物等。
市民应该注重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肠道内的细菌可以分解一部分纤维素,使其被人类吸收利用。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确保粪便保持一定水分,预防大便干燥,对便秘、痔疮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建议多食用梨、香蕉、苹果等水果。纤维素还能加快肠管蠕动,减少肠道中致癌物质停留时间,降低肠癌风险。芹菜、韭菜、木耳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也是防癌的好选择。
珍惜生命,选择合适的饮食对身体有益。为了获取更多健康知识,建议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