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带货“骨折价” 八成有坑

生活百科 2025-04-08 04:04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近年来,“网红”直播带货风潮席卷而来,各式各样的网络交易平台直播专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股风潮背后,却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一些不法分子受到利益的驱使,悄然将假冒的知名品牌服装混入网络及实体交易平台,打着外贸“尾单”的噱头,企图牟取暴利。而许多消费者由于缺乏辨别真伪的知识和经验,常常在购入看似是“骨折价”的大牌产品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2021年6月,山东省菏泽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的特大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服装案件,成功抓获了田某某等37名犯罪嫌疑人。这起案件涉及的假冒品牌众多,波及范围极广,被公安部列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典型案例之一。

随着菏泽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的深入调查,这起案件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被告人田某某等人针对消费者希望购买低价热门品牌服装的心理,雇佣了客服、库管及主播人员,进行假冒服装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他们精心挑选包括FILA在内的多个知名品牌服装进行仿制生产,然后以所谓的外贸“尾单”、库存清仓等名义,通过各种渠道大肆销售假冒品牌服装,非法牟利。

为了规避网络平台的监管,这些犯罪嫌疑人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诸多隐蔽手段。他们使用“暗语”式销售方法,在宣传时不用产品的正规名称,而是通过谐音或图标的称呼来迷惑消费者。据被告人供述,他们还会定期更换商品名称,发布购买链接时会特意将图片中的品牌商标进行打码处理,以逃避监管。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避免掉入消费陷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菏泽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认准正规销售商。对于那些宣传中声称是“跳楼价”的商品,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克服冲动消费的习性。在购物时,应尽量选择正规销售门店及网络经销商,查看品牌授权书、营业执照等证件,以降低风险。

检察官还建议消费者在购物时要索要正规票据,保留消费记录,以便在维权时提供依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时,经营者必须出具。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索要正规销售票据,有助于提高鉴别正规销售商家的能力。

如果不幸落入消费陷阱,消费者也不必过于担心。检察官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自行和解或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以及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等。

在网红带货的热潮下,消费者应保持警惕,理性消费,认准正规销售商,避免落入消费陷阱。也要了解维权途径,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止损。

上一篇:7种可以瘦身的“不良”食物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