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不低于国际
生活百科 2025-04-10 20:45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黄曲霉毒素:我国标准与世界的对照
黄曲霉毒素因其强致癌性在世界上备受关注,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这种剧毒物质对于人和动物的肝脏组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肝癌和死亡。我国对于黄曲霉毒素的限制标准,丝毫不低于国际标准。
为了防范黄曲霉毒素在饲料和食品中的污染,我国制定了详尽的标准。自2004年起实施的《饲料卫生标准》中,针对玉米、豆粕及不同喂养对象的浓缩饲料、补充料,设定了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要求。而在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也有明确的国标。不仅如此,卫生部在2011年还颁布了新的《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针对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M1,修订了限量指标和检测方法。
对比国际标准,我国的标准并不逊色。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食品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浓度为15微克/千克,而我国对于黄曲霉毒素B1在玉米、花生及其油、坚果和干果中的限量指标为≤20微克/千克,大米和其他食用油中为≤10微克/千克。对于乳及乳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我国和美国的限定标准相同,为0.5微克/千克。欧盟国家对于人类生活消费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要求不能超过0.5微克/千克。
为了防范黄曲霉毒素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污染,我国部门的努力不容忽视。在要求企业严格自检的基础上,还适时开展相关检测。例如,农业部在2011年的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中,对生鲜乳进行了黄曲霉毒素M1的监测,以确保人民的食品安全。
我国在黄曲霉毒素的防控上,既遵循国际标准,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力度。为了公众的健康,我国将持续关注并加强对于黄曲霉毒素的监控和限制,确保食品和农产品的安全。
上一篇:少女前线:如何提升角色战力与通关技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