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规划:受灾群众12小时内应获救助
生活百科 2025-04-13 00:03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旨在全面提高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受灾群众能在12小时内得到及时救助。
这份规划不仅致力于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的风险情况,而且要构建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以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目标是显著减少在同等强度的自然灾害下的人员死亡数量,同时把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
防灾减灾工作被纳入了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并且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充分考虑到防灾减灾的需求。为了确保在灾难发生后的12小时内,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以及灾后重建的基础设施和民房必须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份规划的推动下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知识在大中小学生及公众中的普及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全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总量预计将达到约275万人。
更令人鼓舞的是,规划提出要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确保每个城乡基层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这意味着防灾减灾工作正深入到基层,保护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这份规划不仅注重提升技术和资源配置,更重视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构建全面的防灾减灾体系。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也在进一步完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灾害频发的市、县都建立了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响应。
上一篇:男子公交上袭击女学生臀部当场被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