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治疗/过敏原百百种 写日记揪出来
【健康之谜:过敏的奥秘与防治】
记者陈立凯报道,摄影记录了两个令人惊奇的过敏案例。案例一:一位年仅18岁的高中女生,近两个月以来,一饮冷饮,喉咙便感不适;手触冰物,即会红肿。就医后才发现,原来她对“冰”也会产生过敏反应。案例二:一名30岁的男子,全身穿衣服的地方会出现大片膨疹,而裸露在外的四肢却安然无恙。这让医生倍感困惑,最终发现,原来是洗衣精中的某种成分引发了过敏,所以只有露出衣服外的部分不会过敏。
这些奇特的过敏现象让我们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些过敏反应?台中仁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霍安平为我们揭示了答案。霍主任指出,过敏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体质、环境、压力、工作、饮食甚至清洁用品等。防治过敏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出过敏原,并设法避开。
食物过敏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身体免疫系统对某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时,会制造一种叫做“免疫球蛋白E”的抗体。无论是对于虾还是花生过敏的人,他们的血液中都会有这种抗体。一旦摄入过敏食物,这些抗体就会与食物中的过敏原蛋白结合,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霍主任强调,过敏实际上是身体的一种“发炎”反应。如果处理不当,这种发炎状态可能会从急性转变为慢性,导致长期出现湿疹、气喘等“慢性发炎”疾病。更糟糕的是,如果情况继续恶化,还可能引发自体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红斑性狼疮等,甚至危及生命。
统计数据显示,台湾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过敏现象。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炎、荨麻疹、鼻炎、结膜炎、中耳炎以及气喘等。而对于肠胃道的过敏,即食物过敏,则可能引起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会在吃下过敏食物的当下,也可能延迟2-3天后才显现。
霍主任指出,目前对于过敏并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法。随着环境污染、饮食不当、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叠加,过敏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重视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找出并避开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过敏的重要一环。
由网友『像笑话般、那么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另请注意,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