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使用不当会致男性不育
处于育龄阶段的青年男性,需对药物可能给生育带来的潜在影响保持警觉。因为众多化学药物可能干扰男性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或改变内分泌状态,进而引发男性不育的困扰。
关于性激素类药物,如雄激素与克罗米芬,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调节内分泌的重要角色,由医生用于治疗多种内分泌疾病。这些药物如同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有助于生育,不当使用则可能抑制精子发育。当准爸爸们需要接受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时,这些药物还可能降低性快感,使性欲迅速减退甚至消失,从而影响射精功能。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也会对准爸爸的性功能及精子健康造成损害。利尿药如安体舒通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长期使用同样会削弱性功能并伤害精子。双氢克尿塞也会降低性功能;速尿(呋塞米、呋喃苯胺酸)和丁尿酸(丁苯氧酸、布美他尼)虽可诱发低血钾症,但在补充钾盐后状况可得到改善。
就连常见的降压药利血平,即使剂量较小,也会影响多数男性患者的性功能,甚至导致不能射精,有时更会加重原有的性功能障碍及性欲低下。准爸爸们在选择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利血平及胍乙啶,后者也容易导致阴茎无法勃起、射精延迟等问题。
心血管药物如甲基多巴、肼苯哒嗪、美加明等也会造成男性性功能下降。中草药虽然多来自天然植物,对准爸爸来说也并非绝对安全。比如雷公藤就对精子有损害。产棉地区的准爸爸们需特别注意,避免食用棉籽油,以免影响生育计划。
更需警惕的是免疫调节剂,如环磷酰胺、氮芥、顺铂等药物,它们会直接影响精子的DNA合成,可能导致遗传物质成分改变、染色体异常和精子畸形。这些药物还会通过性生活排入阴道,被阴道黏膜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增加低体重儿和畸形胎的发生率,甚至增加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
等剂和环磷酰胺等免疫调节剂,能通过上述途径增加低体重儿和畸形胎的风险,并可能导致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机会增加。灭滴灵、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物也能进入精液,影响胎儿发育。盐酸甲基苄肼、丝裂霉素、三胺三嗪等药物则可能降低精子质量,包括遗传物质成分的改变、染色体异常和精子畸形,从而影响受孕质量和后代的发育。
男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警惕,了解这些药物对生育的潜在影响,避免让这些药物剥夺了自己成为父亲的权利。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可能影响生育的药物,更需慎重考虑和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