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做好抗大旱长旱的准备 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

生活百科 2025-04-24 22:05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关于持续高温干旱对生活及农业的影响,近日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紧急通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抗高温热害干旱的重要性,全力以赴确保秋粮的丰收。

自进入夏季以来,罕见的高温少雨天气给南方地区带来了持续的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江、河、湖、库等水源地的水位不断下降,使得农业灌溉用水面临极大的压力。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应急值守,强化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新辟水源等措施,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对于缺乏水源的地区,要采取机械提水送水的方式,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对于受灾较重的地区,要适时补种改种晚秋作物,减少农民因灾损失。

此次干旱的严重性令人震惊。长江流域正在遭遇罕见的气象干旱,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水位退至历史最低水平。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导致大量耕地受旱,人畜饮水困难。

据专家分析,预计未来几周,长江中下游旱情可能会进一步持续和加剧,受旱地区需做好抗大旱长旱的准备。此次旱情对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影响不同,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六省(市)受影响最大。

各地已经启动了应急响应,组织力量开展抗灾减损工作。四川省已经启动了自然灾害三级救助应急响应,重庆市也将抗旱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江西省气象局的数据显示,该省已有多个县(市、区)达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

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抗旱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号召,做好抗大旱长旱的准备。我们也要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等作业,减少灾害损失。让我们共同努力,打赢这场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的保卫战。

此次干旱的严重性不容忽视,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做好抗大旱长旱的准备。我们也要关注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度过这个难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预测显示,由郑飞研究员领衔的团队预测,八月份长江流域的降水将减少二成以上。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严谨的科学分析。持续极端高温事件已经在部分地区显现,并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干旱。更令人关注的是,预计八月份还将有1至2个台风影响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秋季南方地区的降水正常略偏少,预示着夏季的干旱很可能将延续至秋季。国家气候中心也发出警告,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罕见的夏秋连旱现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的吕娟主任,结合土壤墒情为我们深入了当前的旱情。长江上中游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以及湖北等地的土壤已经处于极度缺墒状态。而中下游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处于重度缺墒状态。她指出,旱情在未来几周内可能会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进一步加剧。

吕娟主任强调,如果旱情继续发展,那么水库群的调度将会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战略准备。受旱地区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据此制定从现在到明年汛前的区域应急供水方案。她以珠江流域为例,讲述了即便是通常水源充沛的珠江流域,在2020年秋冬至2021年底的旱情中,也遭遇了60年来的最严重状况。广东等地出现了取水困难、咸潮上溯的现象。当时,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专题会上强调,“要按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去努力。”

农村地区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尤其是灌区末端、丘陵岗地和“望天田”。吕娟主任建议,对于这些地区,尤其需要做好水的调度和管理。我们需要全面摸排这些地区的情况,包括山塘里的水量、人和作物的日常用水需求、可能的引水来源等。针对不同的旱情进展,我们需要有具体的应急保供水方案。而且,我们必须告别粗放式管理,真正做到“一村一策、一库一策”。在算水账上,各地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以确保我们的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