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回应雷暴哮喘患者增多
针对呼和浩特市近期暴雨后出现的“雷暴哮喘”患者激增事件,当地卫健委给出了明确的回应。这一现象的背后的主要原因,竟然是雷暴天气导致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急剧上升,结合呼和浩特本地的环境特点,引发了过敏反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事件背景与官方回应
在2023年9月2日的夜晚,呼和浩特市遭受了雷雨天气的洗礼。这场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让当地的医院急诊科在短时间内迎来了大量的哮喘患者。据报道,部分医院单日接诊的患者数量超过了800人,诊室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面对这一情况,呼和浩特市卫健委迅速作出回应,指出这是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现象。具体来说,暴雨和雷电使空气中的花粉浓度骤然上升,对于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的人来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再加上呼和浩特地区蒿草分布广泛,春秋两季本就是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高发期,因此这一现象的规模更加明显。
二、患者症状与就诊特点
这次“雷暴哮喘”导致的大多数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首次发病的患者并无既往哮喘病史。患者群体主要以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群为主,儿童和成年人都有出现,儿科急诊的排队现象尤为显著。面对这一情况,医院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包括通过扩音器现场指导患者用药,加强过敏原筛查和雾化治疗等。
三、其他地区情况
除了呼和浩特市之外,山西太原也有网友反映暴雨后出现哮喘发作的案例。这表明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其他地区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健康风险。
四、官方提示与建议
针对此次事件,卫健委提醒广大市民,在春秋季过敏高发期要加强防护。特别是雷暴天气后,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及时备药。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也呼吁广大市民关注气候变化,做好健康防护工作。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