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蔬菜进京增储
一、应急储备启动机制
面对突发的公共事件,如2020年的新发地疫情,北京市商务局迅速启动应急储备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两大核心内容:
临时储备调运:在关键时刻,直接从河北、山东等外埠省市紧急调运蔬菜进京,确保应急供应无忧。这不仅展示了强大的物流调度能力,更彰显了保供的决心和效率。
供应链快速响应:通过落实应急运输车辆和蔬菜直通车,保障人员与车辆随时待命,确保在疫情或其他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将生活必需品配送至受疫情影响区域。
二、外埠供应对接体系
为了稳定北京的蔬菜供应,建立了与外埠的供应对接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含:
产销精准衔接:梳理了外埠省市的494家蔬菜经销大户信息,将这些渠道畅通无阻地推送至北京的二级市场及零售终端。更令人瞩目的是,与河北共建了158个环京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订单式供应+1小时供应链”的新模式,确保蔬菜当日采摘、当日送达。
跨区域协作:为进一步加强与外地的合作,计划在2024年推动“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这一举措整合了廊坊等地的净菜加工资源,年供应量高达11.4万吨,占北京市场蔬菜份额的40%以上。
三、动态监测与补货保障
为了确保市场的稳定供应,实施了全面的监测与补货策略:
全链条监测:对批发市场、商超、电商等进行日监测,联合多部门会商研判价格波动,并据此及时调整货源组织。这一机制有助于提前预警、快速反应。
末端快速补货:建立了街道乡镇属地责任制,实时监测各网点的缺货情况。一旦有需求,立即通过直通车、社区直供等方式快速补货,确保市场供应不断。
四、常态化储备机制
为了应对日常的市场需求波动,还建立了常态化储备机制:
库存规模管控:连锁超市保持库存为日常销量的两倍,外埠基地直采量更是达到日常的三倍以上。延长营业时间,确保末端供应稳定。
季节性调节:在特定的季节,如冬储蔬菜时期,与河北、河南等产区紧密合作,优先保障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从而稳定市场价格波动。
这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全链条保供体系,从生产端、流通端到消费端,全方位确保了市场的稳定供应。这种体系的建立不仅展现了北京商务局的应变能力,也为未来的市场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