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托逾期兑付坐实
中融信托自2023年起接连爆出信托产品逾期兑付的问题,其资金规模超过三千亿,波及面极广,涉及至少十四家上市公司及大约五万投资者。以下是此次事件的概要:
一、逾期事件的确认及主要产品
在2023年8月,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了中融信托产品的逾期情况。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金博股份、南都物业等,其逾期产品的本金未收回金额巨大。逾期产品如“中融-隆晟1号”、“中融-泽睿1号”等,预期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6%-7%之间。到了2023年9月,中融信托官方承认部分产品无法按期兑付,并由建信信托、中信信托进行托管经营。直到2024年1月,仍有一些上市公司的信托产品逾期未兑付。
二、逾期的原因及资金去向
中融信托的资金池类产品大量投向房地产领域,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风险集中爆发。投资者还指控中融信托存在财务造假、关联交易及资金被大股东挪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投资者对中融信托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三、应对措施及影响
面对这一危机,青岛市协调成立了东鼎集团,通过政策性贷款和资本注入协助化解地方债务。部分逾期本金得以分批兑付。中融信托引入建信、中信信托进行托管,尝试通过资产重组和处置来化解风险。尽管本金逐步兑付,但投资者的利息却大幅缩水。
此次事件不仅揭示了信托行业在房地产调控和刚性兑付打破背景下的系统性风险,也凸显了地方与金融机构在债务化解中的紧密合作。这一事件也对信托行业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提醒他们在投资过程中要更加审慎。
中融信托的逾期兑付事件是一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危机。对于中融信托来说,如何化解风险、重建信任、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是其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理性看待投资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也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