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实施条例

生活百科 2025-06-18 19:07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一、劳动合同订立之规则

各类依法成立的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基金会等,均被视为用人单位。这些单位与劳动者之间,需要明确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当分支机构获得必要的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后,即可以与劳动者直接订立劳动合同。对于那些尚未具备独立资质的分支机构,则需得到上级用人单位的委托方可与劳动者签订合同。

在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约定有着明确的时间界限。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若未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可以选择终止劳动关系,此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报酬必须支付。若超过一个月但未满一年未签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工资。而当工作满一年仍未签订书面合则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需补签书面合同,同时支付相应的两倍工资。

二、劳动关系的特殊情形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存在一些特殊情形需要关注。关于工作年限的计算,连续工作的满十年时间从用工的第一天开始算起,包括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时间。对于那些由于非劳动者自身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的,其原工作年限会被合并计算。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单位已经支付了经济补偿,新单位在计算补偿时不再累计原工作年限。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职工名册,其中应包含劳动者的详细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以及用工的形式和起始时间等。

三、违法的责任与补偿

对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法律有明确的经济补偿和处罚规则。例如,未按时签订书面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需全额支付生育津贴。如果未及时出具离职证明导致劳动者损失,用人单位应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而那些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签订的违法《风险抵押声明》也是无效的,用人单位必须返还抵押金。

四、争议处理与时效性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仲裁时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导致的二倍工资差额争议,仲裁时效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计算。如果劳动者使用虚假学历导致工资条款无效,需返还已领取的学历工资。

内容综合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相关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建立、履行、终止全流程中的关键法律义务与责任。

上一篇:微信公众号大数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