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周代化妆盒
介绍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周代铜制化妆盒:先秦贵族女性的生活美学
在山西运城垣曲县北白鹅墓地,历史的尘埃中埋藏了周代铜制化妆盒这一璀璨的明珠。这些精巧的铜盒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科学实证,向我们展现了先秦时期贵族女性的审美追求与生活图景。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些历史遗物的神秘面纱,背后所蕴含的故事。
一、出土概貌
在这片东周时期召氏家族采邑公共墓地,考古工作者共发掘了九座墓葬,出土文物多达五百余件。在这丰富的发现中,铜制化妆盒尤为引人注目。它们集中发现于三座女性贵族墓中,数量高达七件,成为同期墓葬中一次性出土之最。这些铜盒造型独特,小巧玲珑,长约十厘米。它们分为长方形和车形两种,盒体设计精巧,带有可左右对开的盒盖。部分盒盖装饰着鸟形钮、卧牛或龙形兽纹,盒身四角则饰有回首卷尾的龙形兽,令人叹为观止。
二、成分与用途
这些铜盒的用途究竟为何?经过对盒内残留物的检测,我们发现它们含有动物脂肪、植物精油、朱砂及方解石等成分,证实这些铜盒是盛放混合红色颜料的油脂类化妆品的容器。其中,植物精油的发现尚属中原地区在古化妆品中的首次发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铜盒可能用于盛放胭脂、面脂等彩妆品,而那些精致的铜勺或许就是用于取用和调配化妆品的工具。这一发现体现了周代贵族女性对妆容仪态的重视。
三、历史价值
这些铜制化妆盒不仅是实用的化妆品容器,更是周代青铜器“实用与礼制结合”特征的生动展现。它们以繁复的纹饰装饰,结合车形、动物造型设计,充分展示了当时手工业的高超技艺。这一发现将中国女性化妆史实证追溯至2700年前,揭示了周代贵族阶层对美的系统化追求。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东西方可能存在化妆品原料与技术的交流。这些珍贵的文物目前保存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它们的研究成果为周代社会生活史提供了宝贵的物证。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发现的周代铜制化妆盒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诉说着先秦时期贵族女性的审美追求与生活图景,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