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三万元买手机第二天想退

生活百科 2025-06-27 18:10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杭州马女士于2024年7月31日在高端品牌Vertu的杭州万象城专柜购买了一款折叠屏手机,支付近三万元的费用。这款手机的卖点不仅仅是高科技的设计,还包括其独特的“私人管家服务”,如一键呼叫直升机、预约餐厅等高端体验^[2][3]^。次日的使用体验却让她大失所望。手机出现了游戏卡顿、扫码延迟等性能问题^[2][3][6]^。马女士决定要求退货^[2][3][6]^。

但商家以“商品已激活,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了她的退货请求,并出示了内部检测报告,声称“手机无质量问题”^[3][8]^。这场争议引发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以及商家售后服务的广泛讨论。

争议的核心焦点在于:

一、质量问题认定

马女士坚称手机存在明显的卡顿问题,而商家的检测报告却未发现问题。消费者质疑品牌方自检自判的公正性,并指出商家未提供实时性能监测工具^[1][8]^。针对这一问题,律师指出,如果卡顿问题确实存在并且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使用,那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7]^。

二、“激活不退”规则的争议

商家将“激活”等同于“商品不完好”,以此来规避退货责任^[1]^。在电子产品领域,与汽车、奢侈品等行业相比,电子产品的退货政策更为苛刻,被一些观察家指责为利用“技术复杂性”来转嫁研发缺陷^[1][5]^。消费者认为商家的这种操作涉嫌“技术霸凌”,滥用技术术语^[1]^。

在法律与维权方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时,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且无需以“激活”为前提^[1][7]^。商家单方面出具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受到质疑,消费者可要求第三方机构介入鉴定^[7]^。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录制问题视频、调取商家宣传资料等方式形成证据链,主张自己的权益^[1][7]^。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消费者首先与商家进行协商和调解,尝试达成更换、维修或延长保修期的解决方案^[7]^。如果协商失败,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若证实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或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起诉讼,主张退货及赔偿^[1][7]^。

此次也引发了行业的深刻反思。电子行业的“技术霸凌”现象开始受到关注:一些商家利用技术术语来规避责任,缺乏透明的检测机制^[1][5]^。对于高价商品的服务承诺,如果商家未能兑现,同样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据此进行维权^[3][7]^。希望这次能够推动行业内的改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上一篇:幻想水浒传2纹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