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辱华言论
关于ABC电视台的辱华言论,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其背景、经过、后续反应和产生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
一、背景
回溯到2013年10月16日,ABC电视台的一档名为《吉米鸡毛秀》的节目,在一期“儿童圆桌会议”环节,讨论了美国债务问题。在讨论如何偿还欠中国的1.3万亿美元债务时,一位年仅6岁的白人儿童给出了极端的回答,主持人吉米坎摩尔对此进行了调侃并播出了该片段。这一迅速引发全球华人的不满,许多人认为这一行为严重宣扬了种族仇恨,伤害了华人的感情。
二、抗议活动与华人反应
抗议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2013年11月9日,纽约时代广场、旧金山、华盛顿等多地的华人发起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要求ABC电视台公开道歉并解雇主持人。仅纽约参与人数就达到数千人。洛杉矶、芝加哥等25个城市也同步响应,南加州地区的单日抗议人数超过8000人,这成为了美国华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游行之一。
华人群体的诉求并未止步于此,他们还要求ABC官方进行正式的道歉,而非仅限于主持人的个人表态。他们要求删除争议片段并加强节目审查。白宫请愿网站上的签名也超过了2.5万,许多人批评该言论与反犹言论的性质相似,并敦促禁播相关节目。
三、ABC及美国官方的回应
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ABC电视台及主持人态度逐渐软化。吉米坎摩尔虽然两次公开鞠躬道歉,并承诺停播“儿童圆桌会议”环节,但许多华人认为他的道歉缺乏诚意。ABC电视台初期仅通过亚裔团体口头致歉,并未直接回应华人的核心诉求。最终,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ABC发布了书面声明,表示“无意冒犯”,但未明确提及种族歧视问题。
与此白宫也在2013年11月13日首次官方表态,指出“言论自由不代表容忍仇恨”,间接回应了华人的抗议诉求。
四、社会舆论与批评
这一也引起了美国政界、法律界以及亚裔社区的广泛讨论和批评。加州参议员余胤良指出,儿童的极端言论反映了社会种族歧视观念的渗透,而媒体的传播则可能加剧这种仇恨。律师邓洪则批评ABC滥用言论自由,认为节目内容涉嫌煽动种族暴力,违反了法律底线。亚裔社区和学者也要求ABC承担媒体责任,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并反思这一对于亚裔群体的深远影响。
五、后续影响
此次不仅让全球华人社群感到了愤怒和不满,更推动了美国华人社群的维权意识觉醒。他们通过法律诉讼、参与等途径争取自身的权益。ABC的辱华言论被视为美国社会系统性种族歧视的缩影,促使更多的亚裔群体关注媒体的公正性与文化包容性。这一对于未来的媒体责任和社区关系构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