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低位直肠癌,乃指距离肛缘7cm以内的直肠恶性肿瘤。对于这样的病患,保肛手术成为了一种在彻底根治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全肛门及其功能的手术策略。此类手术方法多样,各具特色。
首先是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此法以微创手术的形式,通过肛门直接对直肠肿瘤进行局部切除。主要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2cm、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的早期直肠癌。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迅速,且能够很好地保留肛门功能。也存在肿瘤局部复发的风险。
其次是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此技术是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基础上研发而来。利用特殊的管状吻合器,通过肛门切除直肠肿瘤。由于使用了管状吻合器,切除范围更广,能应对更大的肿瘤,同时也能减少手术创伤。
再者是低位前切除术,此法适用于距肛缘7cm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结合腹部和会阴部的联合切口,彻底切除肿瘤、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在腹部建立永久性人工肛门,而在会阴部则设立临时性人工肛门。一段时间过后,临时性人工肛门关闭,改由腹部的永久性人工肛门承担职责。这种手术既保证了肿瘤的根治性,又保留了肛门功能,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
还有一种保肛手术是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此法适用于距肛缘2-7cm的中低位直肠癌。手术通过肛门进行,仔细分离直肠肿瘤与周围组织,然后在直肠内切除肿瘤,最后将直肠黏膜与肛门周围皮肤仔细缝合。这种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从而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同样伴随着肿瘤局部复发和肛门狭窄的风险。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一种既能根治肿瘤又能保留肛门功能的手术技巧,但选择哪种手术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患者需与医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全面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